秀木成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秀木成林,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爽!裴月明兴致勃勃指挥摆盘,赏了大半个时辰的花后,然后躺在藤编的摇椅上,喝茶吃点心,闲适看书。
她挺惬意的,也不担心差事,毕竟简单,太仓库不够,等皇帝批复后从京通仓挪就是了,反正就是核实一下然后调配的事。
她这么想,萧迟也是这么想的,但谁知事情最后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萧迟当日夜归。
很夜,差不多宵禁了还未见人,裴月明皱眉,正要打发小文子去户部问问的时候,萧迟才夹风带雪回来,还带了葛贤戚信二人。
外书房大门一开,风卷着雪呼啸扑进,裴月明早得了讯避入稍间,萧迟带着寒气大步进来,她急问:“怎么了?”
萧迟身上的雪还没拍干净,他蹙着眉头,随手扯下斗篷,一看就是遇上什么棘手事情了。
“可是差事出了什么岔子?”
萧迟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她早上递上的那封折子,裴月明接过翻开,一看朱批,她就怔了怔:“怎么可能?”
萧迟说:“京通仓储粮也不足。”
裴月明看到了,她目瞪口呆,这不可能吧?
需知地方征收了粮税,按规定留下本地区需用以后,余下的即起运至京城。这也是中央财政的主要来源。
京城核收粮税以后,就会存储在户部下辖的多个京仓里头。这京仓分两种,就是太仓库和京通仓。
现在说太仓库和京通仓都储粮不足,那代表中央粮备有缺了。
这可不是小事啊,裴月明当然惊讶。
“我刚才去舅舅府里了。”萧迟皱眉,他这才知道,去年的黄灾比京中所知,甚至朝中大部分官员所知的都要大得多。
镇灾抚民耗费银粮甚巨,京畿大半储粮都填进去了,又由于今年南边收成不算太好,所以没有补充到太多。
裴月明恍然大悟:“难怪!”
难怪皇帝这么大决心修改黄河大堤啊!要知道,之前核算出来河工预算足足共九百万两银子。
九百万两什么概念?
大晋年财政收入在二千万两白银上下浮动,且多是一千八一千九,很少超过二千。
这足足占了大晋一年赋税的一半,这可不容易攒。财政收入巨,支出也同样大,军费河工驿站官员俸禄等等接近持平,碰上灾年还会出现赤字,攒了许久的家底子掏出去一大块,陈尚书那老头当时那割肉般的表情她还记得真真的。
“这就难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