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岫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宣城公主,折她入幕,岫岫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64章 宣城公主
窗阴似箭, 转眼到了七月,夏尽秋至,出伏后, 天气渐渐变得凉爽。施晏微休一日假, 寻访浣花溪畔的江村。
辰时一刻,施晏微骑马出行, 因天色尚早,街道上行人车马并不太多,沿着浣花溪边行边问,约莫两刻钟抵达江村。
放眼看去,但见村中杨柳依依, 水韵悠悠, 素墙灰瓦,阡陌交通;田间的稻谷泛着清浅的嫩绿绿, 叫那秋风轻轻一吹,稻穗起伏如浪,发出沙沙的声响, 一派闲适恬淡的景象。
信步游览一番, 脑海里构思起今日行文的脉络结构,忽听得一道悠扬琴音自不远处的长亭内传出。
施晏微稍稍驻足, 循声看去, 见一素衣女郎盘膝而坐, 玉指抚琴,琴音自指尖倾泄而出, 幽婉绵长。
曲毕, 施晏微似从琴音中窥见弹奏之人的哀戚心境,将那马儿往柳树上栓了, 移步上前,询问她方才所奏之曲为何名。
女郎抬眸看她,朱唇轻张,道是《蜀国弦》,薛涛曾奏此曲。
施晏微听后,悉心记下了,又问起旁的话来,二人交浅言深,不多时,说起各自的人生际遇。
那名唤王蕴娘的女郎显是坦诚相待,施晏微却不能同她提起宋珩之名,只婉言道出自己曾为一权贵所囚,幸得贵人相助,终是得以脱出苦海。
说话间,到了晌午,施晏微大致得知她的生平,不禁想起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她虽不会作诗,也无才情,却也能用文言文做出质朴的文章,记录下她的见闻,让一个个人和故事化作有形的文字,与世长存。
施晏微与王蕴娘话别,自去解下拴马的绳子,牵着马出村,回到宽阔的街道上,这才骑上马背,催马归家。
用过午膳,施晏微的脑海里回想着王蕴娘说与她听的话,稍加整理一番,提笔往纸上落字,大半个下午过去,一个蜀琴女辗转于长安、洛阳和锦官城的故事跃然纸上。
施晏微在文中写下她的姓名:王韫,并如实记录她的高超琴技,能奏《蜀国弦》。
待书稿落成后,施晏微方分出心思,仔细回忆起她口中提到过的另一个女郎。
宣城公主李令仪。
细细算来,这是施晏微三次听人说起有关于李令仪的事迹。
即便她贵为公主,可处在这样的世道,她亦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婚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