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岫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女商会,折她入幕,岫岫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84章 女商会
施晏微因林晚霜的话欢欣振奋, 追问她道:“洛阳城中竟已有女学?”
林晚霜颔首答话:“其实早在三...皇后殿下六年前初至洛阳时便有了,但因只有几个女学生,知晓的人并不多, 我亦是在多方打探下方知南市兴教坊的巷子里还有一位女先生开了学堂。”
施晏微沉默片刻, 又问:“时下学堂里有多少女学生?”
林晚霜仔细回想,记不大清, 只说了个大概,“二十人不到,十好几总是有的。大抵都是一些女商、守寡、合离亦或是被休后的女郎将孩子送去那处进学。明月奴一位同窗的阿娘,还是我茶肆里的管账娘子。”
施晏微闻言,想起她在锦官城时, 似乎也曾听闻绣庄里的女郎同她提起过, 碧鸡坊里有一位女先生,虽未开设学堂, 却同时上门给几位大户人家的小娘子当教书学生。
在汴州的那三年多里,亦有结识曾经受过令仪恩惠的女郎,得知她在挣到钱后开办织厂, 招收数十名女工, 谁家有女儿的,只要愿意将孩子带来, 她可教她们读书识字, 不过象征性地收取一些微薄的伙食费。
此事虽不能一蹴而就, 且需经过许多代人的传承方能潜移默化,但倘若连起初的火苗也无, 又如何能够燎原。
即便时下女子科举入仕无望, 但若能令她们知事明理,冲破一定的思想禁锢, 不再被女则女戒所束,拥有更多的选择,那亦是极好的。
她能做得,唯有最大程度地争取利益,且不能操.之过急。
施晏微想了一会儿,有些口渴,执起茶碗抿两口茶吃,“不知二娘可有听说过前朝的宣城公主?那位女先生可识得她?”
“自然是听过这位公主的。我与女先生闲聊时,她曾同我说过,少时得公主所教,后在长安经商赚了些银子,年岁渐大,便往洛阳来定居,这才有了开办女学的想法。”
施晏微又问了她的年岁和姓名,林晚霜只能说出大致的情况,三十有几,姓甄,家中行二。
同她聊过一阵,施晏微便叫门外侍立的宫人将东西呈上来,道是她精心挑选的一些小物件和亲手制作的茶粿点心,聊以感谢她当年的款待之情。
林晚霜大方收下,莞尔一笑,坦言道:“明月奴极爱吃殿下做的点心,当初你离开后,她还缠着我问了许久。后来大郎几次去洛阳府寻你,那府尹方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