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国色,梦溪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去过奴市,遇见赵辅,估计还真会被赵午的话给蒙蔽了。
听了赵午的哭穷,刘桢微微一笑,也没有生气,反而温声道:“湘王的难处,陛下与我自然是明白的,不过我自进城以来,所见所闻,俱是庶民迫于生计,自卖为奴婢,其中饿死病死者更不计其数,而我如今却高踞正堂,钟鼓馔玉,实在于心不安!恰逢湘王大婚,宾客云集,我便想以私人名义,向在场诸位借一二钱财,以此开设粥场,为湘水沿岸灾民延医问药,免得他们流离失所,在座诸君皆为仁者,当也心怀善意,愿意慷慨解囊的罢?”
所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谁会想到堂堂长公主竟然会向臣下“借钱”,虽说是借,谁不知道这肯定是有去无回的?
可她占了大义,口口声声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灾民,却令人想拒绝也无从开口。
刘桢说罢,也不等他们反应,就让桂香拿笔来,自己则在一面竹笏上写下“刘桢,金饼三十”,又笑着对众人道:“此番出来带的钱财不多,只能捐出这么一点,诸位随意便是。”她顿了顿,“不管数目多少,我都会上表朝廷,明文褒奖。”
作为今日主角的张敖终于回过神来,忙道:“湘水沿岸多为湘地,赈灾救民原为张敖本分,如何能让公主破费?说出去未免贻笑天下,还请公主将钱收回去,悉从敖囊中所出。”
刘桢道:“湘王一片诚心拳拳,令人感动,湘王若愿出钱,我自要代灾民多谢你,不过我这份是不能省的,还请湘王勿要再劝。”
这里本是张敖的辖地,刘桢却反倒向他们“借钱”来救本地的灾民,这个认知令张敖臊得慌,连忙也在竹笏上写下“张敖,金饼两百”。
刘桢将金钱数目写下来,自然是因为自己身上不可能事先带太多钱,也是为了白纸黑字,免得有人事后耍赖——虽然这会儿还没有白纸,她没想到张敖如此上道,马上就响应了自己的号召。想来这位湘王年纪尚轻,面皮薄,又不像赵午等人那般老于世故,所以被她一说就觉得坐立不安,不过这样倒也显得他性情温良,不是那等野心勃勃之辈。
赵午贯高等人见状,皆都暗自哀叹一声,难道还能拦着张敖不让他出钱?
事已至此,他们也只好认命地学着刘桢那般,在竹笏上写下自己的数目。
刘桢看着赵午提笔,笑眯眯又加了一句:“赵国相,那日我在奴市见令郎打算出两万两千钱买奴婢,端的是财大气粗,令人欣羡,想必区区金钱在赵国相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