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清风入我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0章 大风起兮,三国:赵云是我弟,微微清风入我心,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高顺出身贫寒,根本就没有出仕的机会,如果不是赵大宝来这里募兵,他甚至连杀贼立功的机会都没有;当然了,就算能杀贼立功,也指不定猴年马月才能升到领兵的位置呢。
现在好了,只因赵大宝的一句话,亲自点名把他委以重任,他自然感恩戴德,以死相报,大概也正因为此,高顺打起仗来特别猛,俨然拼命三郎似的,也许这就是报恩的表现吧。
“典韦虽然强,毕竟靠的是个人武勇,单打独斗还行,可是如果遇到数倍于他的敌人,他自保有余,要是想保全别人可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这种时候果然还是像高顺这样的将帅之才更胜一筹啊。”话虽如此,可是典韦、高顺各有所能,就看赵大宝如何使用了。
这时郝昭也从城中出来,拜谢道:“幸得主公相救及时,方能不辱使命也。”
赵大宝见郝昭身心憔悴的样子,也不禁倍感心疼,轻轻抱抱他的肩膀,安慰他:“这都是你的功劳,让小兄弟受苦了;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你可堪大用,足以助我成就大业。”
“万幸主公不弃也。”郝昭躬身称谢。
“我曾听人言,君择臣以才,臣择君以明;不识货,焉得为明;今日方信诚不欺我也,此行不虚,幸得高顺兄、郝昭兄弟,你二人果然是我可以托付终生的挚友;得此良友,夫复何求;人生得意,亦不过是如此尔。”好嘛,这个赵大宝,什么时候都不忘收买人心。
郝昭颇为感动,抱拳说道:“某当披肝沥胆,竭忠尽智,以助主公一臂之力。”
高顺没有那么多客套话,一抱拳:“但有驱使,万死不辞。”
其实吧,这个时候凡是以主公称呼的,就相当于被赵大宝收为麾下了,所以,高顺、郝昭是没跑了,然而像徐晃、张辽这两个人,却是以将军称呼赵大宝的,这就有点区别了。
只能说明他俩还未心服,只是出于道义跟赵大宝并肩作战而已,各为其功罢了。
这没办法,徐晃、张辽本是郡吏,起点比较高,而且他们的本意可能也是为了杀贼立功,封侯拜将,所以才会跟随赵大宝前来征讨黑山贼,同时也正好趁此机会考察赵大宝的表现。
如果发现他还行,值得托付终生那就留下了;如果一看赵大宝不足以成事,恐怕就会找机会一走了之;双向选择嘛,也没什么好责怪他们不讲信用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罢了。
但是,你以为赵大宝会轻易放过他们吗?
“来了还想走,当我这里是菜市场啊,想来就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