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清风入我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杀鸡儆猴,三国:赵云是我弟,微微清风入我心,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果农民无田可种,就失去了生活来源。或沦为佃农,任人剥削;或被迫流亡,困于道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正是这种真实的写照。
所以田地问题就是基本问题,但这个问题就像是大鱼吃小鱼一样无解。小鱼变成大鱼,大鱼又吃小鱼,反反复复,无始无终,永远都不会得到完美的解决。
不解决还不行。因为不解决就没饭吃,没饭吃就会饿肚子,一旦饿肚子,什么事都会成为问题。概括成一句话就是:‘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这就像一个魔咒,谁都无法逃避。
既然无法逃避,就要想办法解决。解决方法不一定完美,但必须有效,哪怕只是暂时的。总之,至少得让大多数人都吃上饭,这才能有一定的稳定基础。所以赵厶就想到了屯田。
但是屯田就得有田,而良田美地几乎都在当地土豪劣绅的手中,你去要,他们就会爽快的给你吗?想得美。他们是不会轻易交出来的。所以这又是一个问题。
可能有人要说了,叛军作乱,百姓流亡,肯定会出现大量无主的田地,收回来不就行了。
你想的怪好的嘞。
舍弃田地而流亡的人,几乎都是穷人。穷人之所以叫穷人,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吃不饱饭,而吃不饱饭的根本原因就是土地贫瘠长不出足够多的粮食。既然长不出粮食,要之何用?
所以最佳解决方案还是打土豪,分田地。别无他法。谁让他们手里握着大量良田美地呢。君子无罪,怀璧其罪。这么说好像有点不严谨,说他们是君子,有点抬举他们了,看他们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哪有一点跟君子搭边的。所以打了就打了,自认倒霉吧。
起初赵厶想的很简单,那就是借着叛军作乱,强逼土豪劣绅交出多余的田地。想法是好的,简单粗暴,省时省力,可事实证明此法不可行,太激进,而且容易引起土豪的激烈反抗。
之前在卢奴城就是这么做的,结果把高顺给陷进去了,虽然后来有惊无险的回来了,但也是个惨痛的教训。这也说明凡事要张弛有度,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而且激进的做法有可能会让普通百姓产生误解,以为又是什么强盗进城呢。影响不好,还有可能会引起他们的戒备之心,给以后的招募造成负担,所以强行为之,反而适得其反。
吃一堑长一智,既然‘威逼’不成,那就换个思路,‘利诱’。
事实证明这回让他蒙对了。为了给无极县的满城百姓留个好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