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9章 愤怒的东宫群贤,奋斗在洪武末年,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来高拱和张居正,两代首辅打击,心学就烟消云散,无根浮萍,结局早就注定了。
只留下一些著作,供后人瞻仰凭吊而已。
对于柳淳来说,他是要真正提倡知行合一,真正把百姓的民生利病,和学问结合起来。
“岳麓书院开设算学课程,学到了算学本事,就可以更好的经商,计算货物人员,可以计算田赋税款,计算田地大小,计算道路坡度,计算工程用料……这些,都是为了百姓民生造福……进入岳麓书院,是知,走出岳麓书院,发挥才智,造福家乡父老,造福大明百姓,就是行!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我对所有学子的寄望,少年热血,不该只想着功名利禄,颜如玉,黄金屋,总要真正做一些事情,有朝一日,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能够骄傲地说,无愧这四个字,余愿足矣!”
柳淳在长沙停留了七天,这七天里,百姓就跟过了年似的,热闹到了极点……到目前为止,以科学为教育内容的学校只有三座。
一个是应天鸡鸣山的学院,从那里走出了许多的变法派官吏。
第二个是凤阳书院,那里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工程、水利、材料……师生们已经能烧制水泥和玻璃,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驯服淮河,让凤阳彻底摆脱天灾人祸!
岳麓书院是第三处,同时也是柳淳用心最多的地方,他很想把岳麓书院做成一个科学思想的大本营。
不但从实际着手,拿出过硬的发明创造,还要从思想上,摧毁整个理学体系。
长沙是变法开始的地方,柳淳坚信,岳麓书院,也会成为思想变法的开始!
让我离开京城,这不叫贬官,这叫做龙归大海,虎入深山。
在京城,那么多神仙在,柳淳或许还有忌惮。
可是出来之后,他是彻底放飞自我了,格局布局,都在加快之中……毕竟留给每一个人的时间都不多了。
如果朱元璋能顺利完成易储,一切好说。
如果不成,那就要轮到我来拯救世界了!
“进入云南,是我们伏身蹲下的开始,等到积攒足够的力量,一跃而出,必定风云变色,日月无光!”
……
柳淳离开了长沙,继续向云南进发。
他在岳麓书院所讲的内容,已经飞马送入了京城,欣赏柳淳的人,欣喜若狂。
好小子!
虽然贬官,却没有半分沮丧!
兴学教化,有胆色,有魄力!
讲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