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5章 朱高炽的安排,奋斗在洪武末年,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总不会干量中华之物力一类的丢人事情。
柳淳和朱棣,在吕宋,积极筹备大典。
在应天这边,朱高炽也在快速布局。
其实他很清楚,老爹和师父之所以要在吕宋举办典礼,也是在考验他的本事,如果能安排好人事布局,一切平安顺畅,自然无话可说,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龙椅八成也不会稳当。
大胖子满脸黑线,我他娘的是真不容易啊!
“二弟,三弟,老百姓常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没有别的,大哥需要你们啊!”
朱高煦绷着脸,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朱高燧满脸鬼嘻嘻的笑,仿佛在看朱高炽的笑话。
朱大胖无奈咬牙,“干脆点,你们打算怎么办,赶快说出来!这一次是咱们兄弟说了算,我绝对不打折扣!”
他又沉吟道:“再跟你们说得明白点,为兄可比父皇和师父大方多了,你们开价吧!”
老大都一副任凭宰割的模样了,朱高煦和朱高燧还能说什么。
“大哥,我跟你说过,要增加预算,另外我打算把大明皇家科学研究会,改成大明科学院,拿掉皇家二字。同时广收英才。另外我打算重新编修《永乐大典》。”
朱高炽略微沉吟,这个《永乐大典》,早在很多年前,柳淳就负责过修书工程,诸如杨士奇、胡广、姚广孝,都参与或者主持过。
到目前为止,《永乐大典》还是个半成品。
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关家国天下的部分,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另外在体例上面,古圣先贤,诸子百家,比重太大了。
算起来多数是历史文学,这让朱高煦很不满意。
“我认为必须重新编写,按照咱们科学一脉的想法……要不干脆改成《大百科全书》算了,毕竟不能只放永乐朝的东西……对了,你打算更换年号不?”朱高煦问了个很白痴的问题。
这不是废话吗?
哪个新君能不换年号!
可是朱高煦却又道:“我觉得吧,弄年号太麻烦了,你干脆换成黄帝历算了……这样一来,对咱们老朱家也有好处,你就可以宣称万世一系了,而且即便大明亡国了,咱们留下的东西,也会永远传下去……”
朱高炽是哭笑不得,他怎么摊上这么个夯货啊!
咱大明好好的,你说点吉利话会死啊!
反正朱高煦是被摆平了,剩下就是朱高燧了。
他也没有别的要求,只是在手里把玩着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