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杉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0章 部委的扶持,官场:青云之路,黄杉公子,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能够在开发区这边建一个分厂,或是办事处什么的,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应该能解决掉一部分的贷款问题。”
李青云这番话,倒不是单单为了给杨福根、曹忠旺牵线搭桥。
事实上,他在很早之前,就对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些想法。
随着宁海新区的成立,开发区在滨州市的重要经济地位,已经被削弱了很大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在其他方面加以扶持的话,这个“神州第一开发区”很可能会后继乏力,最终泯然众人。
而毗邻港口的开发区这边,想要重整旗鼓,恢复往日荣光的话,除了船运,就只有船舶制造了。
在李青云看来,宁海远洋船舶制造集团的总部虽然不在开发区,但是未来完全是可以将工作重心慢慢迁移过去的。
而新区这边,在宁海远洋船舶制造集团迁移之后,也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给其他一些轻工业、加工企业发挥,这是两全其美的一种做法。
听了李青云这轻描淡写的话语,杨福根的手就不自觉的颤抖了一下。
他现在正愁着工作无法展开,找不到好的突破口呢。
假如能够将宁海远洋船舶制造集团引进到自己的开发区,至少这上半年自己和开发区这边的成绩,就有保障了。
而有了这段时间的过度,杨福根相信自己也应该能在开发区稳住阵脚了。
下半年,如果还不能做出一些成绩来,那自己也就别干了。
想到这一点,杨福根看向李青云的眼神就充满了感激。
他当然知道这宁海远洋船舶制造集团放在宁海区,还是开发区,对这位李区长都没太大的影响。
但是对方能够如此淡然的从大局上做出这个决断来,还是让杨福根很是诧异,也更加的敬佩。
李青云似乎没有去注意杨福根的激动,他摸了摸下巴,自顾自的对曹忠旺说道:“另外,曹总。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去看一看工信部和国家海洋局前不久联合发布的船舶制造产业指导书。”
“在这份指导书上,两部委原则上是可以给与地方高科技船舶制造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扶持的。”
“我仔细看过这个产业指导书,我觉得你们宁海远洋船舶制造集团,从各方面条件来说,是完全符合两部委的这项扶持的。”
曹忠旺闻言,嘴巴就张得老大。
他愣了半晌,硬是一句话都没说得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