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还在轮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回:戟刀奋斩兀移头 夺回银州英名扬,宋帝心事有谁知,还在轮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守卫城门的士兵把韩世忠押解到一个守城吏员跟前,这名头领举起灯笼一看,慌忙上前松绑,口中叫道:“这不正是前几天在二郎山降服烈马的壮士吗!他可是咱们绥德城里人的骄傲!”

守城吏员一面派人修好城门门闩,一面加强防护,又把韩世忠带到陕西转运使、知延州的陶节夫跟前。陶节夫看到韩世忠是一个重义气、守然诺的汉子,心中大喜,就将他留在部队中。

话说光阴如飞,转眼到了崇宁五年(1106年),落魄郁闷的高忠义眼看山河破碎,黎民倒悬,心急如焚却无力报国,于是就发奋读书,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从政的资格。

宋廷科举制度完善,文人社会地位崇高。宋朝官员中,科举出身者占了压倒性优势。当时的执宰之中,科举出身的人就占到了十之八九,真是“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尤其是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更加强化了这种风气。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于是一些人发誓“不及第不成家”,卧薪尝胆寒窗苦读,为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做准备。

高忠义自然也不例外,他骑着毛驴,先回永兴路京兆府耀州的老家处理完家事,参加完在籍州地的进士科解试,然后一路往东,出潼关、过洛阳,又赶赴汴梁参加了礼部的进士科省试。三月放了皇榜,高忠义等六百七十一人获得进士及第出身。

站在皇榜下面的高忠义父母和亲人喜出望外,激动万分。他们也翘首以盼,期待富豪人家来“榜下捉婿”。

由于宋廷是中国文人官员社会地位最高的时代,因此一些富豪平民人家也希望子女进入仕途,至少把女儿也嫁给读书人家,这就出现了“榜下捉婿”的故事。也就是青年士子考试结束,在发榜之日各地富豪平民全家出动,一旦有人金榜题名,富豪人家也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民间戏称其为“捉婿”。

高忠义潇洒倜傥,仪表非凡,洒脱不羁,再加之学富五车,自然想自己找一个红颜知己,在苦闷的生活中能享受到红袖添香的幸福。

可是当他把这种想法向父母提及时,父母立即责骂道:“自古到今,一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怎得自作主张?你考中进士不容易,我们还指望你改门换庭,光耀祖宗,如若你能被权贵富豪人家的女儿看中,岂不是咱们前世修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陈寻刘海

我在LOL请神登顶>/a<>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