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轮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九回:心怀鬼胎不救援 赵立殊死守楚州,宋帝心事有谁知,还在轮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人忠厚老实,擅长骑射,容貌甚壮;不读书不识字,不懂什么大道理,他的忠义是出于天性;他不喜欢声色财货,月俸薪水经常拿出一半给士卒,能与士卒同甘苦;每一次战斗,他都擐甲胄先登,如果有退却的士兵,他就大呼疾驰到逃兵跟前,杀掉逃兵。因此士兵畏服,也喜欢为他所用。他视金人如仇雠,每当有人说起金人,他就咬牙切齿,愤怒不已。经常告诫士卒说,他与金人作战,一定会战斗到死亡为止。
自从金人向南侵略以来,所过名城大都,大多数都闻风而降,金人攻占这些城池,犹如探囊取物,只有翼州坚守将近二年,濮州城破巷战,宋人和金人杀伤略相当,只有这两个地方金人感到害怕难攻。但是赵立守卫楚州,一战成名,比起前面的功绩更显得难得了。人们都说,赵立的守城之功,与唐代“安史之乱”时的城守张巡、许远相比较也毫不逊色。
看到朝廷昏庸堕落,许多仁人志士心急如焚。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季陵刚刚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就立即上奏说:“臣观今日国势,形如垒卵,危如缀旒。皇上大驾当时各地巡游,没有驻跸落脚之地;贤能之人远远逃遁,朝廷士大夫没有经世之心。军权兵柄分于下而将领不和,行政大权去于上而君主益弱,现在所能依靠而幸存的,仅仅是天下人心还没有厌恶而已。
前年集合大臣商议渡江,人人都以为可以,而朝廷权贵却以为不可,因此大家都不说南渡而降诏回到建康。去年大家又商议去幸蜀地,人人都以为不可,而朝廷大臣却以为可以,因此放松了对江、淮等地的防备设施,大力经营关陕要隘。从现在的结果来看,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失误的?张浚口头上说,他外出川陕作为宣抚处置使,经营川陕抗金,现在看来他不过是想迎接陛下去川陕罢了。金人现在长驱直入,深入吴、越等地,至今还占领着淮甸,却没有见到一匹骑兵或士兵前来支援王室。
当年维扬之灾,圣上出走后有幸免于灾难,朝廷来不及了解真实情况,最后把功劳归到宦寺身上;钱塘之变,朝廷不能自救,而把功劳归于将帅。这样就导致陛下信任此曹货色,他们就有了轻视朝廷之心。黄潜善喜欢自己单打独斗而不能用人,吕颐浩知道使用能人而不知道任用贤人。这样,导致张确、许景衡抱恨而死,刘豫、杜充相继逃叛而去,凡是知机自重的人,往往卷怀退缩隐世去了。
而今天下不可谓无兵,像刘光世、韩世忠、张俊这些人,如果他们各率诸将,同心而谋,协力而行,何所往而不能克!但是他们兵柄既分,其情易睽,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