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天麦1号
野生的冰糖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天麦1号,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野生的冰糖葫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一看这面粉就不错。」
瞿阳也细细品味面条的滋味,「河套地区小麦主栽品种为永良4号,是1984年津门下乡知青邱志新培育的。
面筋值高,河套小麦生产的河套面粉也一直是品质的代名词,是国内唯一可以和美利坚和加拿大优质小麦竞争的品种。
从目前的推广面积上看,这的确是天麦1号的劲敌。」
郭阳笑着问道:「天麦1号加工的面粉与之相比怎麽样?」
「那当然是天麦1号!」
「品质优势太明显了。」
专心吃面的向天山也停了下来,「比这还好吃?」
「虽然做法不一样,但天麦1号给我留下的印象难以磨灭,而且从筋度和成份上比,天麦1号也远远胜出。」
向天山古怪的瞄了一眼郭阳,嘉禾出产的种子在营养成份含量上就没输过。
苜禾1号也是这样。
瞿阳还在思考着,「现在要考虑的是该怎麽去推广,五原老百姓对永良4号的认可度太高了。」
郭阳说道:「不是五原老百姓认可,而是市场对河套小麦的认可度高,有市场自然就有需求。」
「嗯,现在就是要把市场抢过来。」
「没有客户原始积累,把市场抢过来并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创造市场。
天禾的目标是销售种子,但嘉禾的目标是要探索优质强筋小麦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链包括「制种-种植-收储-加工-品牌营销。
从产业链来说,我们和五原小麦的距离并不遥远,五原小麦产业链各方面都比较薄弱,大多以原粮形势外销。
加工也集中在面粉方向,以小型加工厂为主,缺少生产高档面粉的设备和技术,加工水平和品类有待提高。
食品加工也主要是面条丶面包丶馒头等,小作坊居多,没有品牌优势。」
瞿阳点点头,意识到老板其实早就把想在了前面。
他还停留在卖种子的层面,但老板已经在从另一个层面在思考问题。
向天山也认真的听着。
近一年没见,他对郭阳的变化是体会最深的。
沉稳了,
做事情也不再纠结细节。
以前改良盐硷地时,会亲自指导驾驶农机,播种育苗时也要在现场盯着,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呆在一线。
活像一个地道的农民。
但现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