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岩田带来的大单
野生的冰糖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 岩田带来的大单,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野生的冰糖葫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平。
送别了吴校长,郭阳又伏案审阅起了材料。
随着时间进入6月,天禾种业的种子销售慢慢的进入了淡季,工作重心逐渐的向制种生产转移。
春夏播种的销售业绩也十分的耀眼,郭阳看着报表上的数据,总营收超14亿元。
这份成绩极其的亮眼,妥妥的华夏种业前5强。
随后又拿出几份报纸看了看,今年玉米种业市场上的王者依然是郑单958。
目前推广面积已突破6000万亩。
随后热销的品种还有登海种业的登海系列丶掖单系列,以及浚单20等品种。
先玉335也在低调发育。
但以上所有的品种都被天玉1号遮掩了光辉。
其极高的利润率让所有种企眼馋,随之而来的便是争相在研发领域加大投入。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登海种业。
京城农业为其做了专题报导:《三强联手打造玉米育种研发联合体》。
登海种业丶鲁省科学院玉米所丶鲁大生命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各方的国家玉米工程中心丶改良中心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进行对等开放。
包括核心种质资源等商业机密都可互换共享!
郭阳不禁感慨,还真是强强联手。
登海种业具备产业优势,有全国最大的玉米研发平台;
玉米研究所从事玉米育种丶栽培生理研究多年,具有几十个最新的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鲁大生命科学学院有我国最早一批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的实验室,创造出了一系列的玉米育种材料。
外界对三家单位联手也是一致看好。
由于玉米育种的特殊性,种质资源代表了核心竞争力。
三家联手,其可利用的玉米育种资源一下子就多了几倍。
而且其背后还有杜邦先锋公司。
业界纷纷惊呼:「登海,这是想做玉米种业的珠穆朗玛啊!」
「李灯海了不起叻,『南袁北李』的说法可不是吹牛的。」
「登海种业上市之后,李灯海就以11亿元的身家超过袁老了。」
「我听说,李灯还承诺股价低于50元不考虑卖出股权……」
「确实了不起。」
「我也看了他的采访,他说公司并不缺钱,绝不是为了圈钱而上市……」
郭阳琢磨着登海种业的发展策略,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