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苜禾风暴
野生的冰糖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苜禾风暴,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野生的冰糖葫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74章 苜禾风暴
苜禾农牧的主营业务在大西北,其主要的生产基地更是极其的偏僻。
也因此,外界对其的了解极少。
若不是央视的报导,很多中部丶以及沿海省份根本不知道还有这麽一家企业。
苜禾上次受到关注,也是因为其盐硷地的改良效果确实惊人,激发了国民心中对土地的热爱。
但一提到九泉,人们的第一印象还是卫星发射基地。
对于其农业,尤其是牧草领域,说实话,很多发达地区的人都不知道这玩意能卖钱。
所以,当外界看到2004年,苜禾的营收就达到了1.3亿元,都不由的露出了讶异的神情。
尤其离谱的是,牧草收入0.7亿元,比种子收入还高!
这时苜禾还只成立了两年半!
但苜禾今年的营收增长更为的迅速,二季度单茬10万亩牧草就收入了2.35亿元。
三季度还没结束,金塔草场牧草就又收入了2个多亿,
这时,人们发现苜禾在五原的牧草也投产了。
再加上草种收入,
苜禾全年保守预计收入16亿元,利润8亿元!
关注这场融资的商界丶金融界的人都呆住了。
「确定没造假吗?」
「这是国开投发的公告。」
「牧草有这麽赚钱吗?」
「苜禾的牧草卖给了谁?」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开始不断的深挖,各路传统媒体丶网络媒体都开始关注。
随后从海关露出来的数据,惊爆了所有人的眼球。
「卖给小鬼子的?」
「我的个乖乖,每吨410美元,只三季度就出口了17万吨,这得多少钱?」
「6970万美元,换算过来就是5.7亿元!」
「还有二季度也有7万吨,对应上了公告上的2.35亿元。」
「这是暴利啊!」
种植牧草的成本很容易就能算出来,比粮食略高,但其收获期长,种一季能管两三年,甚至三五年。
就算管精细点,每年的种植成本也不过四五百元,与每吨三千多元的价格相比,可不就是暴利吗?
就连嘉禾集团的员工都犹自不可相信。
九泉的办公室里,员工们借着休息时间议论纷纷。
「东哥,上次小鬼子下26万吨的大单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