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以种子做支撑
野生的冰糖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1章 以种子做支撑,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野生的冰糖葫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想来每年2000万斤种子是肯定不够的。
还有国外,
国内放开了,也就意味着种子的基因信息也有可能会流传到国外。
苜禾1号是种子商店提供的初始大礼包,等级很高,想完成基因测序并不容易。
但一点一点,一年一年研究。
也还是有可能通过基因手段培育出仿制品的。
嘉禾集团想要永远领先,就还得持续在环境修复领域发力,积累更多自然能量,培育更优秀的种子。
所以,盐硷地改良的限制再次放开后,嘉禾也不能坐享其成的卖种子,同样得大规模的流转盐硷地。
短期内,苜禾1号种子的需求是没有上限的。
嘉禾最大的资金来源问题也就解决了。
融资?
完全不需要。
看奶业不顺眼,那就干是了,反正他是嘉禾的独裁者。
站在窗前,郭阳踌躇满志。
在国内乳业价格战硝烟四起的情况下,各部门其实不赞同大肆扩张乳业。
但他认为,现在就是走出河西走廊,全面进击奶业的最佳时机。
嘉禾应该是一个简单和敏捷的公司,而不该带有那些大公司病。
对于要什麽,不要什麽,能做出果断清晰的取舍。
随着最近奶业事件的落幕,……乳蛋白率低丶生物菌落群数高……等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有很大影响。
河西乳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增加了,在本地也有了忠实的拥护着,外地也有了潜在市场。
各方收奶的标准也表面提高了,至少对蛋白质含量有了要求,但价格战依然如火如荼,收奶价也没变化。
国内对牧草的需求也有了变化,价格微微上涨,
但对普通奶农来说,没一件是好事。
卖牛的大有人在,牛价已经降到了谷地,河西乳业的牧场正好可以挑选接盘。
但似乎收奶也没多大变化,奶农也有生存的办法……
郭阳已经能预估到事情的结果了,原时空的历史还将再现。
他曾试图阻止,但所有的伟力都在把事态往这方面推。
一时的阵痛警醒不了世人,只有撕心裂肺的的伤疤才能让人刻骨铭心。
所以,河西乳业要利用这一段时间,在国人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河西的奶就是最好的!最让人放心的!
为此,嘉禾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