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土壤
野生的冰糖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6章 土壤,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野生的冰糖葫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带还在浇水。
戴羊想着这一年以来,这1万亩试种的沙棘林,滴灌浇水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
他忍不住说道:「老板,这里的降水量太少了,需要浇水的次数太频繁,春秋两季3~4天就要灌溉一次,冬季7~8天灌溉一次,夏季甚至每天都要灌溉一次。」
「成本有点高,现在1万亩还好,如果是10万亩,只是浇水的成本都要折磨死人。」
郭阳挑了挑眉,问道:「沙棘的生长环境和这边的降水量,你清楚吗?」
戴羊只稍微想了想,就开口道:「沙棘的生长环境对年降水量要求不得低于400毫米,除非是在丘陵沟谷与河漫滩种。」
「但酒泉附近地势南高北低,祁连山山地附近降水量还有300毫米,等到了北边的马鬃山就只有39毫米。」
郭阳也不惊奇,能混到技术经理这个职位,掌握这些应该是很正常的事。
至少他也知道,河西走廊地区的戈壁年降雨量约100mm,甚至更低。
郭阳说道:「我记得今年七八月的时候,好像有两天雨下得还挺大的。」
「是有两天。」
开车的老宋是本地人,听到这里也跟着说道:「每年好像这边都会有一次大型降雨。」
戴羊说道:「但戈壁留不住水啊,总不能一直这样浇水浇水下去吧!」
郭阳笑了笑,说:「滴灌管也坚持不了那麽久时间,等沙棘林和红麻长大点应该就能留住水了。」
事实上,从夏季的那场降雨之后,郭阳对改造这片戈壁的信心就提升了一大截。
种子商店培育的沙棘和瀚海红麻最大的特性就是生命力强丶以及涵养水源,形成植物群体后的效果又会更佳。
只要幼苗期保持浇水,根系彻底扎下去后,每年自带的降雨量就足够维持其正常生长了。
不过戴羊不知道这些,他多年从事农业的认知告诉他,沙棘要想挂果产量好,灌溉条件也是重在之重。
这边戈壁虽然有水源,但投入滴灌的成本高啊!
改造种植成本均摊下来每亩1500元,但要修建泵房首部,埋主管,铺设滴灌带,这些也要投资上千元。
再加上员工工资,和每年的水费,戴羊感觉只靠种植沙棘和红麻,他这辈子是看不到回本的希望了。
这时,郭阳看到前方路边停了辆汽车。
观察了下,在沙棘林里发现了三个人,手上还拿着锄头,在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