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棉花:一举打破记录
野生的冰糖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0章 棉花:一举打破记录,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野生的冰糖葫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60章 棉花:一举打破记录
天棉20,天稻22,天薯21这三个品种都是2005年9月培育的品种。
经过当年冬天在海南的加代繁殖,于今年年初也推广了不少的面积。
天稻22产量一般,但大米口感和品质都极为优异,据说已经在南方小范围内引起了市场的青睐。
而天棉20和天薯21则是各自靠着高产的特性,一举打开了销路。
不过目前的棉价下降得厉害,棉农普遍增产不增收。
郭阳起身走到办公室门口,对十来米开外还在埋头办公的宁小婧说道:「去叫下瞿阳。」
宁小婧抬起头,说道:「瞿总去制种基地了,这几天在忙着给各地的农户结算制种费。」
随着天禾的发展,制种基地也水涨船高,面积越来越大丶范围越来越广。
每年需要支付的亩保费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瞿阳大概是去巡查了。
想了想,郭阳说道:「高德在吗?帮我把他叫过来。」
「好的。」
等了一会儿,穿着一套黑色西装的高德便来了。
「坐。」
郭阳说道:「疆省的工厂进展怎麽样了?」
「还是要明年初才能开工。」
「仓库呢?」
「也暂时还不能用。」高德沉吟了下,说:「现在沿海的仓库,大豆丶玉米丶小麦都已经囤了近一半了。」
才过去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
大豆丶玉米丶小麦,这三个主粮品种,都各自收购了上百万吨,耗费了近60亿元资金。
再加上期货上的投入,近段时间从嘉禾粮油流经的资金已经超过了80亿元。
大豆还不能单纯的收购。
还得亏本加工消耗掉,因为嘉禾粮油还承担了政治任务,只有库存消耗掉了,国产大豆才能真正缓解。
这就导致嘉禾粮油每天都有天量资金在进出。
如此大手笔的操作,即使是出身国粮集团的高德,也暗自心惊。
高德说道:「国产大豆的价格已经稳住了,玉米和小麦,受国际环境影响,依然保持上涨趋势。」
「等沿海的仓库装满,再启用疆省的也不迟。」
郭阳笑了笑,嘉禾粮油的情况他也一直紧盯着,论对近几年大势的把握,没人比他更精通。
何况这还赌上了嘉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