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棉花:一举打破记录
野生的冰糖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0章 棉花:一举打破记录,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野生的冰糖葫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廖光义想了想,又说道:「我们只卖种子,又不向你推销化肥和农药。」
在疆省这个地方,并不缺少棉花的超高产神话。
在兵团有些好的棉田,亩产达到四五百公斤是平均水平,六百多公斤的也不是没有。
但整个疆省这时候的籽棉平均产量也就在二百二三左右,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单产更是只有一百一二十公斤。
不到一百公斤的也不少。
陈思望很清除自己承包的棉田是啥水平,肥力勉强,灌溉勉强,各方面都勉勉强强。
能亩产接近400公斤,已经让他比较很满意了。
但现在,听这黑小伙的意思,产量还能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真能往上提?」
「肯定能。」
「行,那我明年按伱们的来。」陈思望说道:「买种子还得等一段时间了,棉花还没有卖出去。」
廖光义笑道:「我就是来帮你卖棉花的,嘉禾自己的公司,收购价比市场价会高一点儿。」
陈思望开口道:「那感情好,但得结现款!主要是棉花没地方装了,要腾两个房间出来,不然我也不会卖。」
「肯定是现款现货,当场结清。」
「那没问题。」
「行,我明天就让人来装。」
廖光义又看了看地理或蹲着,或弯着腰采棉的工人,想着,工人越来越难招,工价也是一两年就翻倍。
要是丰凯这两年能把采棉机搞出来,那可真就要赚大发了。
天棉20除了高产潜力大,也是极为优异的机采棉品种。
今年已经做了配套种植模式的测试,效果还可以。
采棉机,应该也快了吧!
有天禾的技服人员支撑,嘉禾粮油的行动速度很快,从种植天棉20的植棉户手里陆续收购棉花。
还都是品质好的棉花。
最终,陈思望的籽棉主体评级达到了二级籽棉,价格又稍微往上提了提。
平均每亩的收入接近2300元。
预计他这300亩地,能卖近70万元,这可让陈思望高兴了好一阵。
也引来其他棉农的羡慕。
但其实,廖光义很想对陈思望说:「你是我手地下棉花种的最差劲的一个!」
不仅是产量差,品质上也差了一头。
也就是因为除了天棉20,其它品种的棉花,嘉禾粮油一概不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