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棉花:一举打破记录
野生的冰糖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0章 棉花:一举打破记录,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野生的冰糖葫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且这是连片的高产,不是几十亩的小范围高产示范田!
无数的专家和媒体奔往现场,趁着还没采摘完,去求证,去测产!
等到了现场,便被那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白色海洋给吸引住了目光,这里坐落着一片产量极高的棉花田。
棉花植株高大挺拔,枝叶茂盛,每一株都挂满了沉甸甸的棉桃。这些棉桃外皮柔软,色泽洁白,如同天空中的云朵。
微风拂过,棉花田泛起层层白色的波浪,洁白的棉桃在风中摇曳生姿。
华夏棉花种植协会的理事李忠良,以及另两位到来的专家纷纷感慨。
「这棉花还真是好啊!」
「难得看到这麽漂亮的棉花!」
「只这麽一打眼,我就知道这产量绝对低不了。」
人群中,兵团日报的记者兰婷疑惑的问道:「但706公斤的产量会不会太高了!」
兰婷虽然对兵团种植棉花的水平很自信,历来地方棉农的植棉水平都是比不过兵团的。
播种论粒,浇水论滴,施肥论克…这些精准如绣花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兵团棉花生产中已得到了广泛运用。
正是这些全国领先的植棉技术,使兵团仅以9%的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生产出了占全国17%的棉花。
但今年兵团亩均产棉也才刚突破400公斤棉花啊!
这一大片棉田至少得有上千亩吧!
亩产700多公斤?
任谁也很难相信!
现实里,亩产达到400公斤,450公斤,就是很多棉农的天花板了。
这些年种子公司吹的牛可不少!
见到谁家的棉田好,张口就说是自己公司的种子。
测产时水分也大得很!
更有些造假的种子公司,100亩地当成50亩地来测,那产量能不高吗?
这些种子公司搞出来的花样,兰婷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兰婷说道:「有没有可能虚报了?我还是感觉这产量有点夸张了。」
几位专家也有点迟疑。
如果说三五十亩,他们倒也还能接受,毕竟亩产693公斤的记录,也是兵团一个普通职工创造出来的。
但这可是连片的上千亩地!
李忠良看钱波浪起伏的棉田,开口说道:「走,去地里看看!」
等走进棉田,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株棉花上的棉桃,它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