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凉山的马铃薯
野生的冰糖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1章 凉山的马铃薯,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野生的冰糖葫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播种面积都是第一位。
李德明带了两个人,费了老鼻子劲,天亮从会理开车出发,天黑了还没走到一半,只能休息一夜再赶路。
直到第三天才在昭觉一个乡里的马铃薯现场会上见到了向天山。
他没想到向天山住在昭觉。
和会理相距两三百公里,路全在山里,翻过一座山,还有一座山,开车两三天下来,人都散架了。
难以想像,当初向天山是怎麽来去会理的。
就为了亲眼看一看麻风树长什麽样子,一来一回起码得五六天时间吧。
向天山那老头在忙,李德明不好打扰,也只能跟着看了起来。
现场会来了不少人,有农民,有乡镇,有其他区县,有州里的记者。
但这会儿现场的主角却是凉山人离不开的小小土豆。
青山绿水金土豆!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粒粒金黄丶圆滚的土豆被飞快地翻出土壤,铺满田地。
村民紧随其后,将翻掘出来的土豆捡拾丶去泥丶装筐……
而一旁的向天山还在向领导和村民们普及脱毒种薯,以及配套技术。
「以前种马铃薯太随意了,密度低丶排水差。」
「经过实地调研,以及参考陇省定西的成功经验,我们推出了双行高厢错窝垄作技术。」
「每窝能种4400窝马铃薯,加上多施农家肥丶有机肥和磷钾肥,每亩产量普遍能达到5000馀斤。」
此话一出,现场都安静了几分。
高产5000斤并不奇怪,州里研究院采用原种的试验田也能做到。
但一说到普遍丶平均,就没人能够达到这个要求。
而且这不是原种,以1级种和2级种居多。
凉山光热条件比定西更好,一般来说,使用了新的优良品种,一亩产量能达4000斤就算是高产,自留种更是只有2000斤的水平。
而5000多斤的产量鲜有人能做到。
全体与会者都感到有一点点震撼,昭觉拿出来的可是上万亩的马铃薯现场。
那堆积成山的马铃薯可做不了假,农户面对记者采访时的欢喜雀跃可做不了假。
村支书阿的木呷喜滋滋地说:「今年真是个丰收年,全村仅销售马铃薯的收入就已经达到260万元!」
村民也踊跃表现,有人拉着记者走进家里的屋子拍照。
几个房间里都堆满了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