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静宁的瑞阳苹果基地。
野生的冰糖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6章 静宁的瑞阳苹果基地。,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野生的冰糖葫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早已不是农业小白,「可能和海拔气候有关。」
郭阳点头,「自然条件丶管理水平也差异很大,农民收入差距应该也不小。」
两人一路观察着,在这种偏远山区,由于条件差,又缺乏技术,自栽自毁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虽有一定产量,但果品质量不佳,销路不畅,效益不高,果农的积极性自然提不起来。
这就导致有些山峦上明明栽了树,但却成片成片都是枯萎死去的幼苗。
沿着山道往南又行驶了一会儿,海拔开始降低,绕开一座山梁后,眼前的景色豁然一亮。
即使早已见过同样的景色,郭阳依然感到惊喜。
罗修也讶然道:「这里的文冠果长势比会宁好像还要更好一点。」
「是吗?」郭阳瞧了瞧,说:「我咋感觉差不多呢,但比光秃秃的山峦好看多了这倒是真的。」
罗修问:「这些树能活吗?」
「能活。」
「为什麽呢,明明一山之隔的梨和杏树死的死,衰败的衰败。」
罗修不明白老板为什麽预期那麽笃定。
郭阳笑了笑,说:「因为这里有水,注意到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小水库了吗,那就是这里的文冠果能存活的根源。」
「靠滴灌灌溉吗?」
「并不是。」郭阳看过治理方案,详细的记不住,但也隐约记得治理的理念。
「治理沟壑,防止水土流失,在于防止水的流失,水库的出现可以抬高地下水位,同时也可以层层拦截,立体蓄水。」
郭阳说道:「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没有水,也不是非常缺水,而是水土的流失。」
偶尔一瞥的文冠果林下,也同步播下了草种,有些近期栽种的,更是直接覆盖上了一层黑膜。
草也是积蓄水的一种手段。
一个品种再牛逼,如果没有配套的种植技术,也很可能折戟沉沙。
半个小时后,沿路的海拔更低了,也开始出现了苹果园的踪影,红艳的苹果悬挂枝头,多了丰收的喜悦。
静宁是北方水果的最适宜栽培区,同时远离工业城市,没有污染源,各项生态指标均占满分。
所以这里也还是贫困区。
静宁南部有些人靠着苹果脱了贫,但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南部与北部,川区与山区,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之间都存在极为悬殊的收入差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