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5章 天灾又至,大明不革命,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由于朝廷禁止公开报纸谈论天人感应的事情,所以朱简烜和天灾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可能公开刊登。
但是很多文章的作者也有办法规避,只把巧合的事实同时摆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思考。
与此同时,应天府周边的民间工人们,精神状态再次变得痛苦起来了。
大量的灾民涌入城市中,让城市用工条件再次变得恶劣起来,灾民只要能活着就愿意干活。
工厂主和商行东家们自然就不愿意给原有的工人开工钱了。
工厂和商行的东家们开始乐了,有持续的灾民涌入,接下来两年的工钱又能省下大部分了。
很多过年发了红包的东家都后悔了,觉得根本就不该发的。
不过大明这边虽然麻烦,但是至少有南洋粮食稳定供应,还有蒸汽火轮船迅速运送物资和灾民。
大明前面刚刚应对了持续三年的灾荒,负责赈灾的人手都已经锻炼出来了。
所以面对目前本土的水旱灾害,朝廷能够应对的过来。
北方的清国才是真的开始乱套了。
新年开春之后,乾隆皇帝弘历在四月份初一的时候,收到了第一封济南方面的旱灾说明。
济南与菏泽两地年后就没有下一滴雨。
乾隆也没有太过重视,就是随笔回应和吩咐官员注意夏粮徵收,有雨之时再报一次。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地方上的旱灾报告越来越多。
乾隆开始意识到山东今年会有大灾了。
今年的夏粮徵收肯定会成问题,搞不好可能又会出现一些刁民造反。
要求相关官员查验各地粮仓,做好赈灾和镇乱的准备。
并让户部调整组织北美移民的地方,将重点放在可能会出现大面积旱灾的山东。
准备和大明一样把灾民送到北美去。
清国朝廷这些年都在组织去北美的移民,但是输送移民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大明去澳洲。
清国没有蒸汽火轮船,一年最多只能跑两趟,一趟送不了几万灾民。
而此时整个山东地界都在持续大面积乾旱。
从春天一直持续到了夏天。
别说粮食赋税了,大量府县的麦子几乎绝收了。
大部分农民和中小粮行的粮食,通常都是储备到夏粮收上来的时候。
夏粮几乎绝收,去年储备的粮食吃光,农民和没钱的市民都要挨饿,饥荒自然就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