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1章 石油与运河与乾隆,大明不革命,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不用朱简烜专门提醒,汪莱作为大明传统的工匠和知识分子出身,知道磨刀不费砍柴功的道理。
对于松锦运河这种超大工程,想要安安稳稳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一定是不能急于求成的。
要先将劳动力聚集到运河路线上屯田,让他们能够在当地正常的生活。
直接用工程沿线的土地供应工人所需的最重要的口粮。
然后再让工人在空闲的时候开工干活。
在没有农业机器以前,这种安排的效率不会太高,但是有了农业机械就截然不同了。
农业机械的效率是牲畜的好几倍,关键是不知疲倦。
有了农业机械,卫所的大部分劳动力都能解放出来,原本农忙使节按月算,有了农业机械就可以按天算了。
不过这些调动,与辽东的几个煤矿丶铁矿的劳工没有什麽关系。
由于最近几年钢铁厂和机械厂陆续投产,需要的煤铁矿数量激增,矿上的工作也越来越辛苦了。
赵弘历,也就是曾经的清国乾隆皇帝,拖着八十多岁的衰老身体,在抚顺矿场的食堂给工人们打饭。
赵弘历身份特殊,在某种程度上是旧清国体系内的精神象徵,是大明军队没有直接征服的原清国官员投降的原因。
所以在大明对东北丶草原等地区的控制足够深入之前,原清国的皇帝和蒙古大汗多少还有一些用处。
再加上朱简烜当初的承诺,要给所有清国高层一条活路,也就是不能直接杀人。
所以赵弘历只要自己没有死,也没有人会主动去杀他。
而赵弘历又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能活,到现在已经八十五岁了仍然没有什麽大病。
不过终究是年纪大了,身体根本没有力气,没有办法干下井的活儿。
管事的军官知道朱简烜对清国朝廷上下没好感,当然也不能让赵弘历真的在这里闲着安度晚年。
就给他安排了在食堂打饭的活儿,给曾经是赵弘历臣子的工人们打饭。
开始的时候,很多原清国贵族丶官员们还对赵弘历有本能的恐惧感,见他的时候还压低了声音喊万岁爷。
但是在矿井里面乾的时间长了,关键是完全看不到未来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原清国高层的性格和习惯就慢慢的变了。
开始习惯性的说脏话,开始整天的怨天尤人,开始憎恨曾经的同伴。
从最高层的皇帝和亲王们,到最低级的士兵和军官们,都可能是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