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2章 欧美政区调整和卫所的未来,大明不革命,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军屯卫所。
自己二十多年来的战略落实,高度依赖再次重建的军屯卫所制度。
但前人留下经验教训,让朱简烜非常清楚的知道,军屯卫所是一种动员制度。
也就是说,军屯卫所本质上只是一种应急手段。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人口基数,动员出尽可能多的人力资源。
这种将人口集中管理,将家庭和土地与军事义务绑定的制度,必然是不能长久保持活力的。
因为卫所军官管的实在太多,实际的权力实在太大,卫所的普通成员自主性太低,长期存续会迅速滋生腐败。
军屯卫所组建早期,通过朝廷直接分配的土地和发放的资源,让卫所普通成员愿意为之奋战。
刚刚获得身份的军官们,也还相对比较小心谨慎,不敢过于任性妄为,也没有摸索出压榨普通成员的太多手段。
但机构存在的时间长了,普通成员已经习惯了自己获得的资源,理所当然的认为那就是自己的。
军官也摸索出了为自己牟利的手段,不容易被发现的压榨普通成员的手段。
机构就会开始腐败,动员能力和作战能力逐渐下降。
北朝到隋唐的府兵,洪武到崇祯朝的卫所,清代的八旗子弟,全都有类似的衰退轨迹。
所以这些军团卫所不能长久保持,最多在三代人以内就必须撤销。
最好在第一代卫所成员离世之前就撤销。
同时在开拓区基本稳定后,也要在卫所实施流官制度以及出身卫所回避制度,本卫所的人不能在本卫所当官。
为了保持大明的人口增长速度,也不能将卫所直接转为城市,而是应该分田到户。
将卫所的大部分普通成员转化成有一定资产的自耕农。
小农家庭是生育率最高的。
大明本土的土地当然早就不够分了,本土得卫所子弟不能在本地分田。
最多留下一个子女继承父母原有的土地。
其他子女要麽进城成为工人,要麽在结婚之后去东北和南洋的边疆分地,要麽直接去海外开荒。
离开本土之后,土地资源就丰富了。
所以只要有一对夫妻,在外海就可以算是一户人家,一户人家就就能分到一百亩地。
一家兄弟五个都分家结婚,那每个人都能有一百亩,总共就是五百亩了。
现在工业化尚未全面完成,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