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2章 对付印度也要靠藩国。,大明不革命,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优势是年长,自己的儿子都比这小弟年龄还大了。
自己弟弟虽然聪明,但也才十二岁,自己老爹已经七十岁了,属于随时都可能薨的年龄。
如果现在选个十二岁的世子,属于藩国的未来添麻烦。
但话又说回来,对于皇帝而言,藩王的继承人年长,可未必是优势啊,那可不利于皇帝直接控制藩国。
幼子继位反而有利于朝廷。
这样看的话,自己似乎本来就已经没有机会了,皇帝心中可能已经做了决定。
朱靖城想到这里,就不由得悲从中来。
但是他又马上想到,在自己被淘汰的情况下,皇帝为什麽还把自己和父亲丶弟弟一起留下?
皇帝有单独的另外的安排?要看自己的表现来决定?
朱靖城思来想去,只能让自己表现的尽可能诚实丶友爱一点了:
「陛下声明,父王和兄弟们也都知道,十六弟确实是我们家最聪明的孩子。」
朱简烜这边轻轻颔首,似乎对这个回答比较满意,但接下来却换了话题:
「兄长,两位侄儿,你们应该都知道,顺国本来就不是正常藩国,实际上长期对内僭称皇帝。
「顺王李策凌收到了我的通知,却仍然没有来顺天府。
「我知道他身体其实还行,至少还能拉得动栓,能够打得动枪,根本到不了没办法坐船来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他还敢欺君,顺国是无论如何不能留了。
「未来针对顺国的战争,特别是对印度地区的占领,我准备交给所有的藩国来共同负责。
「朝廷军队只作为主导攻坚力量。
「所以兄长和两位侄儿回到梁国之后,立刻开始全力整军备战。
「在未来三年之内,至少训练出五万能打硬仗的军队。
「如果梁国军队在印度的表现不错,我就可以在印度的占领区中再分一块土地,给梁王府建立一个郡王国。」
朱简烜说到这里的时候,梁王父子三个心中都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图,明白为什麽要留下三个人了。
三个人现在心中也都不由自主的涌出了惊喜,这可能就是对他们而言最好的安排了。
果不其然,朱简烜最后说:
「所以现在,朕封梁王十六子靖圻为梁王世子,未来几年随父亲专心学习处理政务,学习整备后勤军需品。
「梁王三子靖城为安陵郡王,收到通知后立刻率军前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