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2章 反向焦土战术,大明不革命,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场必胜的战争中,当上这个战区的总督,国公的位置已经十拿九稳了。
同时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继续进步了。
除非本人本来就是外姓藩国的国王,否则外姓功臣是不可能生前封王的,最多是死后享受郡王待遇。
到了刘彪现在这个层次,已经不需要再用奇谋来换取名利了,求稳就是最好的选择。
甚至为了防止被皇帝猜忌,自己还应该再稍微表现的残暴一点,不要在地方和战场上留下太好的名声。
所以刘彪也专门强调了稳扎稳打,同时也支持老上司曹振东的建议。
方向确定之后,后续的战术就简单了,同样都有现成的预案,只要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即可。
印度战区军队接下来的任务,是摧毁印度的一切。
在沿海适合建设港口的地方,建设更多的临时军用机场,将飞机和各种炸弹分散部署出去。
开始执行对印度内陆地区有生力量和资源的摧毁。
对于仍然被顺国控制的几个重要港口,比如说印度西部海岸线上的孟买港,刘彪也直接放弃了强攻的设想。
改为堑壕加铁丝网围困,破坏经过城市的河流水源,飞机空投炸弹和燃烧弹,摧毁城市守军的意志和粮草。
耗到孟买等港口城市的守军无法坚持,不得不主动出城投降为止。
塔什干和印度地区的战争正式开始的时候,欧洲和天方战场上在差不多的时间正式交火了。
其他战场上的战争烈度从一开始就比较猛烈,远远超出了印度等地区的规模。
因为印度战场是比较孤立的,可以相对独立的实施特定的战术。
欧洲和天方战区情况复杂,有许多比较关键的节点和战略要地,应该尽可能快速的夺下来,让己方的战略战术更加自由。
首先是波斯湾内部。
波斯湾南北两侧的海岸线,绝大部分都属于大明所有,但中间却有一段是奥斯曼占据的,将大明的海岸线分割成了两段。
奥斯曼控制的两河流域,是波斯湾周围最适合耕种的地方,可以为荒凉的波斯湾南岸供应物资。
奥斯曼也能通过两河流域进入波斯湾地区,这更是大明不愿意看到的。
特别是朱简烜还知道这片地方也有丰富的石油,所以将其列为必须重点夺取和控制的地方。
所以在正面的战争正式打响之后,波斯湾南部和北部的大明陆军同时出动,在空军和海军的支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