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6章 昼,黄粱,根号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处修补痕迹,正是真正的入口所在。
队长告知,在凿开这个入口之前,当年先用内窥镜清理了夹层中填充物。
于是发现了在最原始的岩体和补充石材之间,发现了一个六边形的长方体石刻。
黄清若跟随队长师傅探身进入口,队长用探照灯的光亮替她照出来石刻。
据说两年前就想将石刻切割出观音像的身体,打石刻的位置处于观音像的承重所在处,很难与观音像剥离。
加之后来专家们确认石刻切割出去的意义不大,所以就先继续留在观音像的身体里,等日后研究出不影响观音像的切割方式,再将两者分离。
眼下黄清若清楚地看到,长方体石刻的正反两面均刻有红色的字,保存至今字体仍旧颜色鲜明、字体规整。
但上面的字是古文字,同样得扫描识别才能辨认。
黄清若的重点在于:今天之前,她未曾见到过关于这份石刻的任何材料。
不过队长说,以前梁教授拓回去研究过,石刻上面的字,其实是后面某个朝代的修复中,为了祈福写出来的记载铭文,记录的是就是那时候的整个修缮过程。
而这石刻上的修缮记录,和观音像的历史资料中所记载的那个朝代的修缮事件和时间,完全对得上。
黄清若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最开始队长说,专家们确认石刻切割出去的意义不大。
刚刚队长口中的“梁教授”,指的其实也就是二叔公。
黄清若转了一圈,没待太久,便离开。
里面肯定是已经没有其他东西了。
她就是来实地亲眼瞧一瞧,暗格究竟什么样。
至于那石刻,等它能够被成功切割取出来的那天,无疑又是一件霖江博物院内展出的文物。
刚刚看到石刻的样子,也就是一直被封在这里面,避免了空气、水汽、自然灾害等等的侵蚀,它才能保存至今。
乘施工电梯下去的时候,正逢上日落西山红霞飞。
非常漂亮的夕阳西下的美景。
昳丽的余晖似给万物镀上了一层油画的浓稠又梦幻的颜料。
等在底下的梁京白都因此看上去别样地静谧与温柔。
跨下施工电梯,黄清若走到梁京白的面前:“六哥的晚课,这么快结束?”
梁京白说:“接了大哥的电话。”
所以没能及时去上晚课,干脆不上了?虽然黄清若没兴趣了解,梁崇初打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