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湖中之屋──重返印度
V·S·奈保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 湖中之屋──重返印度,印度三部曲3:百万叛变的今天,V·S·奈保尔,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忆中的王宫大门及房间已不复存在。楼下走廊的地毯已经磨损。楼上,我的房间外有暖热的厨房气味,在一道混凝土屏障后方,可以瞥见员工的住处。我的房间很大,家具不算完备,粗绒毛地毯是鲜绿色的。已经没有光辉荣耀之景,也没有享福或欢乐的气氛:只是在春天的潮湿空气之中感觉这是一栋破败、如今有太多东西需要修复的巨大建筑,一栋对住在其中的人显得太大的建筑,一栋刚刚为旺季开放、准备迎接夏天和度假宾客的建筑——但你觉察得到,由于山谷里宗教政治动荡,度假的夏日可能不会降临在这里。
从窗口望出去的几座花园倒是整理得井然有序。草坪剪得很短,两棵大树刚截去树梢,花圃呈现各种鳞茎植物的花色以及花种袋上常有的色彩。两个穿牛仔裤的日本女孩先后蹲在红色郁金香前发出小声尖叫,摆着姿势让另一个人拍照。眼前,过了杨树的新枝及柳树柔软的黄绿色新叶这一片春天的新绿,往外和下面看就是湖水。远方的山顶上有新雪。可真身在王宫,这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景观:从窗口看不见右边湖岸上的新建筑,较低山腰上的梯阶台地,也看不见左边的一排排船屋。
往左边一点距离就是丽华大饭店。我立刻就朝它而去,不想拖延时间。我上了一辆旅馆出租车。它有最低消费额。那车费坐个两三回都够,我甚至可以走路过去。昔日克什米尔令人愤怒的事情开始越过这许多年重新回到脑海中。
前面大街上的人群让我做了误判,湖上那一团新的杂乱景象使我无法估算丽华大饭店的位置,我在一个登船堤阶上过早下了车,跟当班的船夫你一句我一句谈起到丽华大饭店的船费。船夫只有小孩那般高,他在褐色长袍下的身材也像孩童一样。他的皮肤苍白,有斑痕,有几处颜色不一样;细瘦的颈上是惨白的小脸;浅色的头发,明亮的眼睛。他这形貌是冬天挨过饿的样子,但是他的眼睛就像他讨价还价的声音一样充满了愤怒。一九六二年我不曾在堤阶上见过像这样的人,那时可也没有这样的人群、这样的喧闹人声。
我们谈妥,以二十五卢比的价钱渡湖到丽华大饭店,这相当于一英镑:太贵了,贵了五倍。
流经我的指间的湖水冰凉。尽管有这么多船来来往往,湖水仍然是一片春天该有的清澈。湖里多的是小鱼,确实赏心悦目,湖底的羊齿植物缓缓在水流里摇摆。(过后,在盛夏时,水会变得混浊。)一九六二年还很空旷的湖面,现在是一长排船屋,每个船屋各有招牌和台阶。几个船屋之间似乎以有栏杆、木柱支撑的木头步道相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