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摩天大楼与分租宿舍
V·S·奈保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摩天大楼与分租宿舍,印度三部曲2:受伤的文明,V·S·奈保尔,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不是敬畏,反而是厌恶。忘记了自己的宗教功能的乞丐们同样纠缠游客,而游客则被误导,把整个乞讨行当与少数人的乞讨行为等同视之。乞丐们成了讨厌鬼和耻辱。太多的数量使他们失去了在印度教体系中的地位,也没有人管理他们。
在维贾·腾杜尔卡一九七二年的剧作《秃鹰》中,诗人斥责心肠温柔的弟妹给他端茶时“轻浮俏皮,像在施舍乞丐”。她伤心地回答说:“我们门前并不缺少乞丐,我应该像对待你一般施舍他们。”不过这里对待乞丐的仪式性态度属于一个较温和的世界。孟买城里有议论认为,应把所有乞丐聚集起来关押并驱逐,把他们从视线中扫除,让他们滚蛋。更有甚者,上上下下都在议论说,要宣布封城,要发放工作许可证,要排斥新来的人。孟买与印度其他大城市一样,最终也开始感到自己身陷困境。
关于发放工作许可证和在城市边界设置关卡的议论都不切实际,而且人们也知道这一点。穷人已经占据并毁坏了城市,所有议论都只是为了发泄一种躁动与无助而已。这座印度-维多利亚-哥特式城市带着遗留下来的英式公共建筑和机构—有着大露台和宽敞板球场的大体育场,为帕西老绅士服务的有伦敦风格皮椅的里朋俱乐部(一幅维多利亚女王还是风韵犹存的温莎寡妇时的肖像仍然挂在秘书办公室)—这个城市不是为数百万穷人建造的。但是扫一眼城市的地图,它显示出在一段时间内,穷人们是被邀请来的。
孟买所在岛屿的中部,有一大片土地标注着“工厂、工厂、工厂”以及“宿舍、宿舍、宿舍”。工厂过去和现在都需要工人,而工人则居住或是被安置在这些分租宿舍里。这些纺织厂里,很多机器现已老旧,厂子早该迁移出去,这样孟买就能喘口气了。但厂区内的人群随时可以用来驱使,从而产生各种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所以工厂还是会留在那里。
早些时候有人说要在大陆上建一个“双子城”,让工厂和人群迁出孟买。计划流产了,取而代之的是岛南端斥巨资改造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庞大住宅楼:毫无景致可言的沙漠上毫无创意的水泥墙,以及未经铺设的道路上穷人们的窝棚和隔断,它们都是被新的发展规划吸引过来的。“就在此地……您享有女王之尊,”美国妇女协会最新出版的《孟买手册》这样介绍说,“您拥有仆人的梦想将实现。”这里没有收容穷人的住所,但穷人总是需要的,他们永远被呼来唤去,即使现在也一样。
所以,尽管孟买一天天都在被穷人腐蚀,但摩天大楼映照出的大都会风姿却仍令孟买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