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来自殖民地的人
V·S·奈保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来自殖民地的人,印度三部曲1:幽暗国度,V·S·奈保尔,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lockquote >
好吧,印度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国家。
</blockquote>
——甘地
往来市中心和郊区之间的通勤火车上,那个男子穿梭在人堆中,钻进钻出,散发传单。他手上的一沓传单脏兮兮、皱巴巴的,用印度通行的三种文字诉说一个难民家庭的悲惨遭遇。有些乘客接过传单,认真阅读起来。其他人看都懒得看一眼。火车开到一个站上,停下来。散发传单的男子从一扇门钻出去,一位妇人带着一个小男孩,从另一扇门钻进来。这对母子并不是传单上描述的那个家庭。出现在传单上的亟待各界伸出援手的,是一位贫困的孟加拉妇人和她六个挨饿的子女,而不是眼前这个身材瘦弱、衣不蔽体、浑身邋里邋遢的瞎眼男孩。他高高举起双手,哀哀地向乘客们乞求。两行泪水不断从他那红肿的眼眶中流淌出来。一个妇人跟随在男孩身后,推着他,从车厢这头走到另一头。她扯起嗓门,一面哀号一面伸手,从那群懒得抬起头来的乘客手里,熟练地接过一枚枚小硬币。她忙着收钱,没工夫停下脚步来,央求吝于施舍的乘客赏几个铜板。火车靠站之前,这对母子已经走到门口,准备更换车厢。火车停下,娘儿俩钻出车厢,另一个男子钻进车厢。他匆匆忙忙穿梭在人堆中,赶在火车抵达下一站之前,收回先前散发的传单。
整个过程进行得十分迅速。车上的每个人,包括乘客在内,对这一幕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脏兮兮的木制车身上张贴着油印的告示,用三种文字警告乘客不得在车上施舍,也不可接受陌生人的香烟,因为“这些香烟可能掺有麻药”。但没人理睬政府的警告,看见乞丐进来,依旧大大方方掏出铜板儿,布施一番。在印度,做乞丐可是一种神圣的职业,他能唤起每个人的慈悲心,包括穷人在内。刚才那个男孩的眼睛,说不定是被弄瞎的,以便在郊区通勤火车上乞讨,而散发传单的那个慈善团体,显然摆了个乌龙,向乘客发出错误的传单。但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施舍,这种自动自发的慈善行为,反映的是人对神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虔敬,一如在神像前点一根蜡烛,或在祈祷时转动法轮。就像祭司,乞丐也有他的天赋职责。和神职人员一样,他也需要一个属于他的组织和团体。
但有一位观察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如果我有权力,我会封闭每一个供应免费餐点的慈善团体。它使我们国家堕落和沉沦,因为它鼓励懒惰、游手好闲、伪善,甚至犯罪的行为。这样的慈善并不能增加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