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V·S·奈保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来自殖民地的人,印度三部曲1:幽暗国度,V·S·奈保尔,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能够以如此清晰透彻的眼光观察印度,是因为他在殖民地住过。回到印度定居时,他已经四十六岁,在南非居住了二十年。南非有一个远离祖国、孤悬海隅的印度小区,这种对比使甘地更能清晰、严正地进行自我分析和批评。在英国殖民地出生长大的甘地,一身结合东方和西方、印度教和基督教的文化传统。与甘地相比,尼赫鲁可说是地道的印度人。对这个国家及其历史,尼赫鲁有一种浪漫的、近乎盲目的感情,他的著作所呈现出的印度,跟现实似乎有一段差距。观察祖国时,甘地从不曾丧失他那批判的、比较的、源自南非的眼光。对古代印度的光辉历史,他从不曾像尼赫鲁那样狂热地歌颂,只是偶尔含糊其辞地讲几句捧场话,应酬一番。但是,在国大党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中,是甘地(而不是尼赫鲁)要求印度民众,除了关心大会通过哪些决议案,还要特别关注他在大会上观察到的一些令人不安的现象:来自南印度的讲泰米尔语的代表独自进食,因为他们担心,跟非泰米尔语族共食一堂,会使他们的身心遭受污染;有些代表明知清洁工人已经下班,没人清理排泄物,却依旧公然在走廊上大小解。

甘地要求民众关注这些现象,可谓用心良苦,因为这个问题牵涉到的不仅仅是公共卫生。从一个看似琐碎、不值得大惊小怪的现象(出席重要政治会议的代表,在走廊上随便拉撒),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探讨整个印度社会的病根。公共卫生牵涉到种姓阶级制度;种姓阶级制度造成印度人的麻木不仁、欠缺效率和无可救药的内斗;内斗使印度积弱不振;积弱不振导致列强入侵,印度沦为殖民地。这就是甘地看到的印度,而这个印度在土生土长的印度人眼中是不存在的。若想看到这样的印度,你必须具备西方人的那种直接单纯的眼光。值得一提的是,刚从南非回到祖国时,甘地以一种崭新的、充满启示性的热诚,向印度民众阐释西方基督教的简单真理:“在上帝的宝座前,我们终将受到审判,而他的判决所依据的理由,并不是我们生前吃过什么东西,结识过哪些人,而是我们到底帮助过谁,以什么方式帮助他们。一生中,只要我们帮助过一个遭逢不幸的人,我们就会受到上帝的恩宠。”这种新的圣经式的训诲,正是当时印度所需要的。在甘地启发下,我们发觉,在西方,如今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基督教道德观,当初肯定曾经被视为异端,充满革命性。印度教徒也许会在这种服务精神和理想中,尝试寻找《薄伽梵歌》所赞颂的“无私行为”。但这只是印度式的歪曲——自古至今,印度人总是试图吸纳外来观念,然后加以摧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破:炎帝请克制,为兄真挺朴实

冷萃不加冰

绝色风华

匿名

异界之武步天下

陈逸在映月坞

我是特勤啊,怎么全是变态技能?

KISS云中

穿书七十年代我靠种树成了大佬

水清李李

继承阴阳酒店后暴富了

木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