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与中国天朝 【译者序】
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凡尔纳与中国天朝 【译者序】,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儒勒·凡尔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国和中国人图解》(1873),刊登了200多幅高质量的图片,该作品被译成了法语。小说中有五章描写香港、广东、厦门、上海、宁波、南京和北京的场景,就大多来源于此。
第二个就是莱翁·罗塞特的《穿越中国之旅》(1878),引用了其中有关上海租界的部分。据说这本书在首次出版发行前,一直保存在凡尔纳私人图书馆里。
小说中引用的第三个权威资料就是Mr.T.朱茨的《北京与中国北方》(1873)中有关当时中国政府对法国和德国外交使者的礼节轶事。
第四位作家就是路多维克·波伏娃先生。从他的作品中凡尔纳直接引用了两条信息。不过,问题是波伏娃的《北京·伊多·旧金山》(1868)这本书是反对中国和中国事物的。
补充说一句,我们非常幸运,法国国立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提供了成千上万资料,我们找到了十九世纪的版本,这其中还包括汤普生、朱茨、波伏娃等作家的全部文本。可以看出,凡尔纳选择材料是非常细致的,这在今天看来依然感到很有意思。
凡尔纳还提及了班惠班(她的真实姓名叫班昭,一名才女),一位女作家,著有一部婚姻格言。如果我们在网站上搜索一下班惠班,会直接转到法国国立图书馆。查到由G.保塞尔著的《当代中国》(1853),从里面就可以找到有关班惠班的记载。保塞尔同时还注明了班惠班是班超将军的妹妹。班惠班花季年龄就成了寡妇,不过,她不愿再婚。这一资料十分重要,因为女主人公娜娥就是一个年轻的寡妇,的确,凡尔纳的妻子也是如此。
此外,有趣的是凡尔纳在作品中还引用了《四库全书》。娜娥的第一个年纪比她大一倍的丈夫,曾经是这部篇幅巨大的百科全书的编辑,不过,估计他是积劳成疾而死。他们力图收集各方面的知识,很显然这点和凡尔纳努力勾画这个世界有相似之处。其结果是,研究凡尔纳的学者们经常探讨该百科全书,但由于某种原因,最后没人能辨认出。如今,可以肯定这部巨著就是《四库全书》。
总之,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凡尔纳有关中国资料方面的引证是较多的,也是很广泛的。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不过,他并非专题论述,而是总的描写,特别是采取游记的形式进行描述。凡尔纳根据需要选用这些素材,成功地勾画了一个美好的中国。
<h3>人物介绍</h3>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凡尔纳设法把他们描写得具有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