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七章,知识与爱情,赫尔曼·黑塞,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都有其创作的动机,但这并非活的形态。原型不是血与肉,而是精神。那种形象是艺术家灵魂的故乡。那齐士,我希望有一天能把那些融入我精神的形象中,然后拿给你看看。”
“你说得多漂亮!老兄,你知不知道你已进入哲学的中心,而且说出了其中的秘密之一啦!”
“你是在开我玩笑。”
“不,你说‘原型’除了创作的精神以外,是什么地方都不存在的,但素材是现实的,是看得见的形象。这看得见的形象较之艺术家灵魂中的形象却存在得更长远,这样的形象——‘原型’——是同样正确的,从前的哲学家把它称为‘理想’(der ldee)。”
“对,这倒是完全可信的。”
“唔,你认识理想与原型,那你就进入了精神世界,进入了我们哲学家与神学家的世界了,你承认人生是处在混乱的、痛苦的战场里,承认创造的精神是存在于这种无穷的与无意义的肉体的死亡舞蹈中。瞧,当你还小的时候,我已注意到你身上有这种精神了。这种精神在你并不是思想家的精神,而是艺术家的精神。但艺术家仍然是精神,这种精神从感觉世界的混乱中,从快乐与绝望之间的游移不定中指示了你一条道路。啊,老兄,我听见你这种招供,我就幸福了。从你离开你的老师那齐士起,你已发现了你自己的勇气,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做朋友了。”
这时戈特孟的人生似乎获得了新的意义,像从高处俯瞰自己的人生一样,他发现了三大阶段:这就是依附那齐士与脱离的阶段,自由与流浪的阶段,归来、反省、成熟与开始收获的阶段。
幻想消失了,他现在和那齐士不是依附的关系,而是自由与共存的关系。那齐士是和他处于平等地位的对手,是创造者,而他亦不是受辱的客人。戈特孟在旅途上,高兴地向那齐士表明滋长的热望,也就是把他雕刻上的内在世界明显地表露出来。但他有时也得多所考虑。
“那齐士,”他警告道,“我怕你尚不知道,你到底是把谁带到你的修道院去。我不是僧侣,也不想当僧侣。我乐于承认贫乏,但我既不爱贞洁,也不喜欢服从;至于信仰我已经荡然无存了,多少年来我都没有告解,祈祷与领圣体了。”
那齐士愣住了:“你好像已经变成异教徒了。但你不必害怕,也不用对自己所犯的许多罪而得意,你过的是世俗的生活,如同浪荡子般胡闹,不知道戒律与秩序是什么。你真的会变成很坏的修士,但我不邀你加入教会,我只邀你做我的客人,在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