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宫廷密议恩宠至,皇子封王寄厚望
听风雨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5章 宫廷密议恩宠至,皇子封王寄厚望,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听风雨轩,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随着常氏、雍氏、爨氏三族的叛乱被平息,成都城内逐渐恢复了平静,但蜀汉宫廷内部却因迁都之事暗潮涌动。诸葛亮在处理完平叛后续事宜后,便急忙在张绍的护送下前往宫中,接回在宫中避险的妻儿。而在这宫廷之中,李贵人母子也有着自己的境遇与疑惑,他们与诸葛亮的会面,即将引出一段关乎蜀汉宫廷布局与未来走向的故事篇章。
话说这诸葛亮在张绍的护卫下,一路乘车疾驰赶到宫中。在侍卫的引领下,穿过曲折的回廊和宫殿,终于见到了黄月英母子。诸葛瞻远远瞧见父亲的身影,眼眶瞬间红了,带着哭腔喊了一声“父亲”,便飞扑进诸葛亮的怀中。
诸葛亮心头一酸,急忙将诸葛瞻紧紧搂在怀中,眼神中满是慈爱与疼惜。 随后,诸葛亮蹲下身子,双手轻柔地搭在诸葛瞻的肩头,轻声说道:“瞻儿,莫要再哭了,为父这不是来了吗?让你和母亲担惊受怕,是为父的不是。”
诸葛瞻抽泣着,小手紧紧抓着诸葛亮的衣袖,带着哭腔说道:“父亲,孩儿听闻城中叛乱,好害怕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诸葛亮将儿子拥入怀中,轻轻拍着他的后背,温声安抚:“瞻儿不怕,为父定会护你和母亲周全。那些逆贼已被制服,不会再有危险了。”此时,黄月英也快步赶来,眼眶泛红,眼神中透着担忧后的释然。诸葛亮与她对视一眼,微微点头示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待诸葛瞻的情绪稍稍平复,诸葛亮牵着儿子的手,缓缓起身,稳步走到黄月英身前。他伸出手,稳稳地牵起黄月英的手,目光温柔得似能溢出水来,柔声说道:“夫人,此番动荡,让你受惊了,这些日子你辛苦了。”
黄月英微微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如春日暖阳般淡淡的笑容,轻声宽慰道:“夫君,无事的,只要你平安归来,一切便都好。”那语气中,满满的都是深情与关切,仿佛这几日的担惊受怕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只留下对丈夫的无尽牵挂与安心。
一家人正温存之际,李贵人带着儿子刘谌走上前来,向诸葛亮行礼。诸葛亮见状,连忙抱拳,侧身让过这一礼,口中说道:“贵人不必多礼。”身侧的黄月英瞬间会意,快步上前,虚扶着李贵人。
这李贵人出身名门,温婉贤淑,受刘禅宠爱却不骄纵,待人和善,常为刘禅分忧解难。她悉心培养刘谌,使其兼具文化素养、品德与武艺,刘谌也逐渐成长为有担当、正义且心系家国百姓的小皇子。
李贵人在黄月英的搀扶下,牵着刘谌来到诸葛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