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五百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章 深孔镗床,四合院之光,一斤五百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这边设备肯定要给军工上划拨一部分,另外鉴于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准备把一批工厂建立在蜀都那边。
”
领导抖落了一下手上的烟灰,然后说道。
孙爱国这边才恍然大悟:“我说怎么最近这两年在蜀都那边生产摩托车,挖掘机一类的,原来是这样。
”
“原本我们就有计划准备把东北的工业设施全部迁徙到蜀都那边,但是这个工程量太大了。
”
“如果要迁徙的话,那边厂子设备拆下来运到蜀都,这起码就需要半年的时间,这半年不但原本厂子没有任何产品,就连蜀都那边修建厂房的,也没有任何产品。
”
“所以这个计划一直都没有得到执行,你们那边能够生产设备了,我们就把重心偏向一部分在那边。
”
“现在你这边淘汰的这些设备,多半全部都要运送到蜀都那边,这样哪怕有事情蜀都也可以支撑。
”
领导继续说道。
孙爱国点点头:“咱们的重工业暴露在东北,的确有一点儿问题,不过想要搬迁的话,难度太大了。
”
“你这事情比较大,你先回去,我们这边商议之后再说,至于说生产新的加工设备,你回去马上就进行生产。
”
领导还有一句话没说,说不定要让你们摩托车厂拿新设备到那边一部分。
“领导,我明白,我马上回去就组织人生产。
”
孙爱国点点头,反正一切行动领导听指挥。
部里面的领导等到孙爱国走之后,立马就拿着资料去汇报了。
摩托车厂这边四万多人,涉及到多少设备,十个厂说不定都有点少。
因为摩托车厂都是造核心零部件的加工设备,用一部分摩托车厂的加工设备,配上一些其他简单的加工设备,就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厂子了。
摩托车厂四万多人的加工设备扩散到蜀都的话,人数起码要翻一倍。
虽然今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少,但是被各地方的分了分,根本就不够,这又要接近十万人的工人。
十万人的工人在现代不起眼,但是这可是在60年代,十万人的工人代表着多高的生产力?
领导们对这件事情也是很重视,把孙爱国提交的资料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然后就商议这些设备的安排。
这个事情一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