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度关山CP,星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自己的坏话,打了个响鼻,甩甩尾巴,颇不高兴的样子。
谢晏也忍不住笑起来,听阿斯尔好言好语向白马道歉:“我不是说你不好。”
“这是谢晏,我的可敦。以后你见到他,就像见到我一样,你也要听谢晏的话,知道了吗?”
阿斯尔煞有介事地同马儿说着话,谢晏唇边带着笑,趁机摸了摸它顺滑的皮毛。
苏布达,在赫勒语中是“珍珠”的意思,用来形容这匹漂亮的白马儿,确实恰如其分。
谢晏摸着摸着,忽然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怎么没有马鞍和马镫?”
那白马头上套着皮质的笼头和缰绳,形制已经与现代的马具十分相似,马背上却只挂了一块绣着赫勒图腾的毡毯,即使中间缝合了加厚的毛皮坐垫,作用也完全比不上前后有鞍桥的马鞍。
连马鞍都没有,更不必说马镫了,那玩意可是骑乘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谢晏从前学马术时曾听教练提起过,使用马鞍不仅能增加骑手的舒适度,也能更好地保护马匹的肋骨与背部。
最重要的是前后鞍桥两头高中间低的设计,能借重力学原理将骑士牢牢固定在马背上,得以做出各种大幅高难度的战术动作。
而马镫则进一步使人和马“合二为一”,彻底解放了骑乘者的双手,使马上骑射、劈砍作战更为便利,还直接促进了重骑兵的出现,让骑兵这个兵种取代步兵成为欧洲中世纪战争的主力,并形成了“骑士阶级”。
那时谢晏只当成听故事,虽说也上过几节无鞍骑乘课培养“马感”,但还是以有鞍具的训练为主,毕竟他又不是专业的马术运动员,当然一切舒适方便第一。
看来要是想用马当交通工具跑路,还得先做一套马鞍和马镫。
谢晏小声嘀咕,阿斯尔没听清他说了什么,关心地问:“谢晏,怎么了?”
“没什么。”谢晏摇摇头,望着那简陋的鞍布,英气的眉毛无意识地微蹙。
阿斯尔见他皱眉,目光看一看苏布达高高的马背,又看一看矮了自己一截的谢晏,仿佛领悟到了什么。
随即自觉地一撩衣袍,单膝跪下,抬头看向谢晏,拍拍膝盖道:“谢晏,来,你踩着我上马。”
谢晏还在回忆马鞍和马镫的结构细节,一回神便见阿斯尔半跪在地上,仰着脸朝自己笑得灿烂。
什么意思,这么看不起人啊?
他一个一米八几的大男人,上个马还要踩着“脚垫”上去么,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