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分卷阅读34,度关山,星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能通过不断的试错实验,将他画出的图纸付诸实际,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更符合现在技术水平的改进。
随着炼炉的体积加大,为了保证中心温度,原本圆形的炉体被改成了椭圆形;送风口则放在了椭圆长轴的两侧,中间的炉膛也加粗、加高,炉腹做成了近似喇叭的形状,下部向外倾斜,风口管斜向插入向上鼓风。
高炉生产时,工匠从炉顶上方装入铁矿石,还有新燃料焦炭和造渣用的石灰石,从下方的风口吹入已经预热好的空气,动力自然是水排。
焦炭与氧气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气体在炉内上升过程中,与铁矿石进行还原反应,除去氧元素便能得到铁。
熔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其他杂质和石灰石等助燃剂生成的炉渣,则从渣口排出。
炉顶上的出风口还有副产品高炉煤气,可惜现在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煤气也收集起来再次利用,它们净化后也能再继续做燃料呢。
工业化生产不可避免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
谢晏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但当下对赫勒人来说,发展生产力才是最重要的,只能先牺牲一点自然环境。
不过他还是尽量对污染物都进行了净化处理,例如深埋和过滤等等。
谢晏记得煤渣好像也能二次利用,便先集中收集起来,等想到了办法再做加工。
在工匠们反复试验炼铁的时候,谢晏还又做了些别的“发明创造”。
这次主要是农业方面的,一想到那片黄灿灿的油菜花海,还有里面随处可见的蜜蜂,谢晏便动了心思,打算教赫勒人做蜂箱来养蜜蜂。
其实做蜂箱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就是用木板做成巢框,中间最好有一层层活动的隔板,方便取出收割蜂蜜,再打上蜡做好防潮防虫蚁的处理,用糖浆或蜂蜜引诱蜜蜂来筑巢就可以了。
工艺上的问题都好解决,赫勒人最需要改变的,实际上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自传说中的“大都”覆灭,他们便世代在草原上流离,很少有长久固定的居所,即使是坦格里赫勒如今这样繁华的王庭,隔上几年也会随着水土的改变而搬迁。
因为没有精耕细作的习惯,不管是人吃的糜子还是牛羊吃的牧草,几乎全靠天生地长。
这处土地失去肥力后荒芜,便换到下一处继续,实则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谢晏也希望这些勤劳淳朴的赫勒人能真正“安居乐业”,所以在离开之前,他要做的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