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分卷阅读54,度关山,星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严肃的黑发青年在与他视线相触后,唇边不经意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
这是只有他们才知道的秘密,阿斯尔想着,也扬唇笑起来。
现在,他们是同谋了。
所谓天命,不过是谢晏给予他的信任与偏爱。
谢晏这一出装神弄鬼大获成功,不费吹灰之力就收服了乌兰部。
他许诺回去后便派人来传授蒸馏酒精、炼焦冶铁和榨油等技术,阿斯尔还要再和额日勒琴商议盟军的事,谢晏就趁这时间参观一番她们的王庭,顺便去看看他馋了许久的硝石矿和石油。
不过最先看见的还是纺纱机和织布机,准确来说,是最原始的手摇式纺车和织机。
谢晏在坦格里赫勒的王庭也曾见过妇女们纺织羊毛和麻线,用的是一种梭形的纺锤,使用时斜倚在腿上,用手搓捻锤杆使纺锤转动,完全靠纯手工纺出纱线;织布的工具也还没有形成“机器”,只有织机中综板的雏形。
这使得她们的生产效率并不高,谢晏也想过要改进纺织工具,但他始终不是真的全能全知,总有“弱势科目”,要他织个围巾还勉强能行,凭空造个织布机出来还是太强人所难。
而如今乌兰赫勒的纺车与织机,虽然仍很简陋,却至少有了个框架,在这个基础上改进,谢晏还是有一点思路的。
现代的中学历史就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这机器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据说是发明者有一次不小心踢翻了妻子的纺纱机,发现横着的纱锭直立起来后仍在转动,便想出将多个纱锭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的办法,制造出了纺纱效率更高的“珍妮机”。
所以还有人戏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被一脚踢出来的”,谢晏对这个说法印象颇深,此时观察着那纺车的结构仔细回想,很快有了灵感。
至于织布机,谢晏记得有一件发明也在工业革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便是“飞梭”。
所谓飞梭,其实就是一种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只要在滑槽的两端安上弹簧,原本需要手动操作穿过的纬线就能更快地随着飞梭来回穿行,极大地提高织布的效率。
一想到弹簧,谢晏就想起了那颠得他屁股都快碎了的马车。
他光想着造四轮车,居然把减震这回事给忘了!
修路遥遥无期,橡胶轮胎更是连原料都还没影子的东西,用弹簧减震却是现在可以达成的。
他在画图纸的时候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