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徐庶等人的见闻
爱吃杂粮吐司的卢兰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章 徐庶等人的见闻,三国之走别人的路,爱吃杂粮吐司的卢兰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一定会十分高兴。这两个少年,在原先历史上,可是蜀汉后期的名将。
“前有王句,后有张廖。”
这句话中的王句,就是王平和句扶二人。
周围聚集起来的行人见没有了热闹可看,大多数人都纷纷的离开了,当然却有两个文士一般的人留了下来。
此二人便是徐庶和崔均。
自从进入蜀地之后,所见所闻让徐庶两人感到有点不真实。这还是那个诸侯混战战,盗贼四起,百姓民不聊生的时代吗?
这里的百姓几乎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希望,而且他们对现在的益州牧十分的恭敬。田间乡野,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土堆。
经过再三打听后才知道,这些土堆竟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可以给土地施肥。
有这样的秘密,徐庶终于知道了,益州关隘之处为什么会检查森严。
“你们是何人?”
王平和句扶两个少年,十分警惕的看着徐庶和崔均两人。
徐庶立刻解释道:
“二位小英雄,你们不要误会,我们是前往成都城的益州学宫。”
“太好了,你们也要去益州学宫?”
王平惊呼出声,有了同伴,他这一路上就不会感到无聊。
句扶接着王平的话说道:
“我也要去益州学宫的,我们可以一同行路。”
其他人并没有反对,接下来四人结伴而行。
“二位小英雄,你们对益州学宫了解多少,其中有百万册书籍是真的还是假的。”
对于徐庶小英雄的叫法,让王平和句扶十分的受用。
所以王平先是毫无保留的说道:
“益州学宫是王州牧建立的,王州牧为学宫院长。其中又分为文院,武院和工院。”
文院?武院?工院?
崔均更加好奇了,他本无心出仕。之所以跟着徐庶来益州,就是为了验证益州学宫有没有百万册书籍,没想到其中还有如此多的道道。
文院,武院,顾名思义,他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工院是什么?难道是用来培养工匠的吗?该可能是我想多了,工匠那种溅籍还需要培养吗?
几天后,四人终于离开了以山区为主的巴郡,进入到了广汉郡。
“这是什么东西?我怎么没见过,句扶你有没有见过?”
王平指着田间绿油油的土豆秧苗。
由于这个时代的各种限制,土豆和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