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尔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尔徽,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朝绝大多数宦官都是幼年时期就被卖入宫中,入宫的时候基本不到十岁。”伍爱华说道:“而宣宗时期设立的内书堂,就是专门让翰林官教导小宦官读书的地方,目的就是为皇储储备秘书人才。”
“这么说吧,明朝从各地私塾官学书院卷上来,三年才录取几百个的进士固然是优秀人才,放在我们今天也都是清华北大的苗子,但是小镇做题家是天才或者人才,北京海淀考上北大清华的难道就不厉害了吗?”
“就海淀那个教育资源,资质平庸的都能变得眼界开阔,更别说资质还不错的娃了。”伍爱华类比道:“那时候翰林官员教导小宦官,这个教育资源就相当于在北大清华都能拿奖学金的学霸当家庭教师,更何况明朝宫廷只会选择有天赋学得好的小宦官。”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都是好猫,不管海淀还是小镇,考上清北都是人才。”伍爱华说着:“因此,明朝宦官的能力并不会显著低于明朝的文官,这才是宦官势力能够和文官势力相抗衡的原因。”
“但凡宦官集体蠢一些,皇帝就是再怎么为了平衡朝堂偏心宦官,也没办法把宦官扶持起来和文官抗衡,毕竟烂泥是真的扶不上墙。”
伍爱华这话说完,弹幕的感慨变得非常多。
【这些能够进入司礼监的太监,如果不入宫,应该也能考取功名吧?】
【前面的你简直想太多,不入宫他们能读得起书?】
【古代有多重男轻女多重视男丁你们不知道?能把儿子卖给宫里的,不进宫这些小男孩可能都要饿死!】
看到这些弹幕,伍爱华笑了。
“其实也不一定入宫的小宦官家里穷到要饿死人。”伍爱华说道:“一来很多古人,特别是部分古代男性,虽然重视后代传承,但是在有传承的基础上,荣华富贵显然比儿子要重要多了。”
“我们现代营销号都在说弃婴塔里无男丁,其实也是偏颇的。”伍爱华叹气道:“虽然可能九成九都是女婴,但是也有男婴被放入弃婴塔中。”
【那些男婴是不是生来就是残疾的?】
【古人好像确实会直接抛弃残疾的孩子】
【没办法,人家也要生存,除了富贵人家,谁能养得起残疾儿?】
伍爱华看着弹幕,点头回答道:“确实,很多男婴都会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被抛弃,但是完好健壮的男婴也有不少被抛弃的。”
伍爱华这话一说,很多现代人就不解了:【为什么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