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5章,作茧难缚,叶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翻到最后,他看到了属于林恒的那一份,他知道蹊跷之处了。
林逸一定也看出来了,所以才会把死亡时间那里用红笔圈出来,圈得很用力,纸都要被划破了。
除了那些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人,所有当场身亡的人中,林恒是最晚的一个。
他的死亡时间判定是晚上七点到八点之间,而其他人没有一个超过了六点——这和前面的卷宗是一致的,六点前,现场已经基本控制了。
当然,不能排除有漏网之鱼负隅顽抗的可能,这并不能代表什么,许晟有些麻木地继续往下看。
林恒死于枪击,创面在头部,贯穿,当场身亡。
报告下面甚至附着带有现场的图片,血肉模糊,已经分辨不出任何原本的样貌。
翻过第二页,是现场找到的作为证物的子弹头和弹壳。
文字不带有任何色彩,冰冷而详尽地写着弹头的直径,长度,质量,形状,结构……
林逸并没有再做任何的标记,许晟的指尖停了下来。
世界上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人,不会有两支相同的枪,而当子弹从枪膛里离开的那一刻,会带上独一无二的烙印。当看到一颗子弹,也就知道它是来自什么样的枪了。
他想起来很久之前许启君告诉他的话。
当年许启君在警局工作,许晟还很小的时候,年幼无知,曾经因为好奇,溜进父母的房间,想要偷偷碰一碰父亲的配枪。
他没有找到枪,只找到了一枚弹壳,因此受到了人生中最严厉的一次批评。
但过了一周,许启君给他带回了一支仿真枪并把那枚收走的弹壳又给了他。
舒琴嗔怪他太娇惯孩子了,可许启君说男孩子有好奇心,哪怕危险一点,也不是坏事。
‘弹头的直径,略大于枪械口径,弹壳底部的铭文,代表着生产商和日期,弹身会留下膛线的痕迹,膛线的数量,阴阳线的直径,宽度,和深度,都可以帮助你判断出枪的类型。’
送给许晟的那支仿真模型,是许启君专程找人按照自己的手枪制作的,并不是警局的统一佩枪,从他还在部队的时候,陪伴他很多年,转业时候,专程申请的。
许启君很耐心地教他对比辨认子弹上的痕迹,那已经是快十年前的旧事了,可许晟还是能够很清楚地记得每一个数字。
特别是当它们再一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和记忆分毫不差地重合了。
‘啪’的一声,资料从他手中掉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