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封印之下
日落长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封印之下,下山祸害雪姨:师姐找上门,日落长安,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楚歌脑中闪过一首诗,就是描述了眼前的场景。
说道西湖,一般人脑中最先想过的事情就是雷峰塔。
而说道雷峰塔,就会提及白蛇传的故事。
《白蛇传》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等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然而白蛇传也是来自于传说改编。
源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据两唐书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洛阳邙山出现一条巨蛇,高3米多,长度为31。209米。
该数据比5800万年前就已灭绝的已知最大的蛇类泰坦巨蟒(长约15米)还要整整大出1倍,震惊中外。天竺高僧善无畏见到后,感叹道:“这条巨蛇准备引水漫洛城。”于是用法咒对其进行攻击,几日后蛇死。
有学者指出,洛阳巨蛇事件可能为民间传说故事白蛇传的来源之一。
故事中的“水漫金山”一事,极有可能来源于邙山巨蛇“水漫洛城”事件。天竺高僧善无畏施法降服巨蛇之事,也被加工搬运到白蛇传中高僧法海身上。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传说,是似是而非的东西,然而楚歌却是知晓的,这哪里是传说?
下了车,楚歌朝着雷峰塔而去。
雷峰塔一层正门上悬有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写的“雷峰塔”三字金匾;地面使用玻璃铺装,下为雷峰塔遗址保护层顶部(即台基层)。
此刻的雷峰塔周围有着不少的游客。
塔高七十多米,一共有五层。
楚歌感慨的看着周围的环境,以及那些游客。
要是让那些游客知道这里并不是传说,而是真的镇压着什么东西,会不会吓的走不动路?
呵呵!
楚歌心中轻笑一声,继续朝里面走去。
雷峰塔暗层用东阳木雕的形式,描绘有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白蛇传》,采用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五种雕刻技法相结合的“叠雕”形式,加强了对白蛇传故事情节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白娘子……许仙……”楚歌看着壁画,摇了摇头。
如今世界灵力稀少,可当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