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可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章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这就是印度,开心可可,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责兴建。只有第三类工业领域才对私人开放。
在尼赫鲁主政的17年间,印度一直沿着其制定的经济路线发展。仿效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模式,尽管后来渐生弊端,但在当时给印度带来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印度在建国后,较快地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并且累积了重工业方面的实力,为印度的大国计划奠定了基础。此外,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也激发了印度人建设国家的热情。据统计,自1950年到80年代初,印度工业生产年均增长达到5.7%,已然改变了经济受制于西方的局面。但实际上尼赫鲁执政时期印度的工业化效果并不好,农业生产长期不足,日用品极度匮乏,物价不稳,贫富悬殊。在他执政期间:国民收入增加42%,工业生产增加94%,农业生产增加41%,其中粮食增长46%。
3、外交方面
尼赫鲁提倡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他说印度外交政策的目标是谋求和平,不是通过与任何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而是通过对每一冲突或纠纷采取独立立场。他积极反对殖民主义,收复法国和葡萄牙在印度的飞地。但同时也承袭英国的特权。对周围的一些小国保持”宗主权“。
印度除通过倡导不结盟而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之外,还努力维护同中国的关系。中国在印度争取民族独立期间曾给了印度人民有力的声援,尼赫鲁是第一批承认新中国的人之一。尼赫鲁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54年6月28日,尼赫鲁总理同周恩来总理一起在中印的联合公报中第一次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1955年,又和中国一起参加了亚非会议,在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和平、反帝、反霸的力量。
在万隆会议上,尼赫鲁积极主张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支持亚非各国人民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的斗争,并坚持以五项原则指导国际关系。这时的尼赫鲁在国内外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4、野心膨胀
尼赫鲁在50年代力推不结盟运动,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不选边不站队,而且牵头召开亚非拉新近获得独立和解放国家参与的万隆会议,风头直上九霄,印度的名头在世界上越来越响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尼赫鲁在国际社会上搞外交活动,逢人必提印度的历史传统,说除了中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能追溯到3000年以前,那些曾经侵略过印度的外来文化,留在印度的都印度同化了,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