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晨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七章,山河不夜天,莫晨欢,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政革都是由上而下,从小到多,如此才能利于掌控。但赋改二十三条,先从人口最多的平民做起,如何确认财银调度,确认赋改的成果,便成了重中之重!”
这时一道声音响起:“左相是想重开度支司,还是重开三司?”
开口的不是其他人,竟然是纪翁集同样出身寒门的左丞陈凌海!
纪翁集看了他一眼,徐徐开口。
朝堂上,开始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争论。
唐慎身为四品小官,在这种时候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他默默地站在百官的最后方,远远的只能看到四位相公和王溱的后脑勺,连赵辅的脸都看不清。
纪翁集想重开度支司,陈凌海不同意,王诠当然也不同意。
当今户部尚书是王溱,王诠的亲侄子。开了度支司后,纪翁集从王溱手里分权,王诠能同意?
早朝上,百官争辩不休。
唐慎听了很久,忽然发现一直没听到自家师兄说话。他下意识地伸长了头,偷偷地看向王溱。只见王溱高举玉笏,身姿笔挺地站在百官之中。等到左相一派与其他官员吵到不可开交时,赵辅轻轻哼了一声,百官寂静。
赵辅的视线在群臣身上绕了一圈,最后停在王溱身上,他笑道:“子丰觉得呢?”
王溱上前一步:“臣以为,左相所言,未有不可。”
话一出口,户部左侍郎徐令厚和右侍郎秦嗣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赵辅却笑了:“朕也以为,未尝不可。宣,自今日起,重启度支司!”
开平二十九年六月廿九,左相纪翁集重开度支司。
七月初一,右相王诠开始实行赋改二十三条。以北直隶和南直隶为先,在这两个省府中率先进行改革。
度支司刚刚重启,急切需要新的官员。
唐慎许多熟悉的面孔一个个被召进了度支司,比如与唐慎同一届的状元姚僐,比如唐慎的同窗好友梅胜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