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三线轮回,尾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三姓容不下像他们这样的人,安排了偷渡,紧赶慢赶这次的开金汤,说是想过来查清楚身体异常的原因,然后花了钱让他替工上船……
他说:“上了船之后,她就再也没出现,也没跟我联系过,我也不知道怎么找她,事情……就是这样的。”
*
讲完了,宗杭脊背上有点冒汗,但心里坦然。
自己的部分,他算是“知必言、言必尽”了。
易萧的环节,他也尽量简略了,只透露她是个女的、跟他一样的情况,对三姓似乎颇为了解,安排了他上船前的一切。
如此而已。
他偷眼看易飒。
易飒正盯着手机看。
后半程听下来,她只打了两行字。
——宗杭和我一样。
——K知道内情。
她也爆过黑血管,而且是定期的。
第一次出现这种异常是在十四岁,第二轮“女七试”之后不久。
*
三姓有“女七试”、“男八考”,其实“七”、“八”指的不是考核项目的数量,而是年龄。
中国古代的阴阳论认为,女人以“七”为生命周期,而男人是“八”。
比如,女孩子七岁换牙,“二七而天葵至”,十四岁时生理成熟;而男孩子八岁换牙,“二八肾气盛”,十六岁时有遗精,可以生子。
女子“四七”二十八岁时,身体到达鼎盛期,“五七”三十五开始,“面始焦,发始堕”;男人“四八”三十二岁时,“筋骨隆盛”,“五八”四十岁时,才开始“肾气衰”。
这周期差异越到后来越大,女人“七七”四十九岁“天葵竭”,被认为是绝经的时间,开始逐渐丧失生育能力,而男人是“八八”六十四,两者相差了十五岁之多。
当然,这指的是普遍情形,保养得当的,自当别论。
这套阴阳论其实谈不上什么科学依据,却在很长时间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婚恋构成:中国习惯“男大女小”的婚姻搭配,部分也源于这套理论,包括封建时代男人年过半百,仍理直气壮娶妾生子。放到现代社会,很多少年夫妻,到中年之后,男人显年轻,女人却因操劳过甚,站到一起如同差了十几岁,也有人归因于这套理论。
三姓算是老家族,代代延续,往上能追溯几百几千年,这套阴阳论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七试八考”就是遵循男女的生命周期,分别在女子七岁,十四岁,男子八岁,十六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