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娜21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7章 大国崛起(20),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洛娜215,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上的一些小毛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实上站在吕安的立场上,他亦是认为秦国更适合韩非的发展。
韩非的好多思想完全就是走的法治之路,当然,比起商鞅那近乎处女座到了极点的法治,韩非的要稍宽松一些,但那也有限。
但无论是商鞅还是韩非,他们有一个想法是一样的,那就是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商鞅当年在秦国变法尚且被人憎恨,何况是在韩国这种贵族宗亲勋贵治国的国家变法呢?
除非韩非能够遇到一个能够像秦孝公信任商鞅一样信任他的韩王,而那位韩王亦是要像孝公一样手握兵权,能够一力压下所有反对的声音,但那是不可能的。
现任韩王胆小短视,其手中权柄更是被朝中臣子瓜分,下一任的韩国太子又和韩非不太对付,哪怕上位后估计也不会任用韩非。
如此除非韩非能够笼络到韩国再下一任继承人或者找个和他思想一致的王子搞掉现在的太子,否则……真的很难。
而且就算他真能上位,要改变韩国估计也不太容易,韩国那个国家的官僚阶层就像是螃蟹一样。
螃蟹这种生物有一个特点,它们会互相使绊子。
如果将单只螃蟹放在竹篓里,它或许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爬出来,但是如果有很多螃蟹放在一起,情况就不一样了。
大家都待在下头还好,如果一旦被它们发现哪只螃蟹开始往上头爬,那么它们就会立刻拽住那只螃蟹的腿,如此一个拉一个,一个拽一个,一直到最上头的螃蟹被它们拽拉下来为止。
如今的韩非,是那一个爬出来的螃蟹,而他回到了韩国,即便他是一心一意想要做那个把大家都拉出来的螃蟹,恐怕也有大概率被拉着一起沉底。
不过无论如何韩国是韩非的祖国,他又是韩国宗室,有些话吕安当真是不太好说。
他转了转眼珠子,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师弟你这一走,李兄身边是不是又没人了?”
“大王另外给郡守派了人。”韩非平静道,然后勾了勾嘴角“在下亦是请先生……送来了不少后辈,蜀郡政务繁杂,在此地学习,确实非常锻炼人。”
蜀郡一地地形多样,环境气候更是复杂,在这里人口稠密,还有大量当地土族未开化群众,这些人文化程度低,喜好自由不喜被约束,有待教化。
同时蜀郡通常还有大型工程要操作,在基建的同时还要兼顾为秦国供粮,如何平衡劳役和民众幸福度是一个大困难,此处几乎包揽了一个郡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