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9章,三国之最强霸主,江山美人,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假设,以后整个扬州的官员,全都是蔡邕的学生,那么他们该听谁的?
刘可在的时候,还不会成为隐患,毕竟他非常强势,但是以后的事情,没有人说得准。
所以科举主考官的位置,还是轮流坐比较好。
刘可麾下一群文人谋士,能力很强,但是在学问一途,还没有走得特别远的。
就比如说鲁肃,处理事情的能力更在蔡邕等大儒之上,但是就钻研学问的资历而言,还是太浅了。
“主公,实在不行你就自己上吧。”鲁肃建议道。
这的确是一个解决的办法,但是刘可希望自己的第一次,用来招揽诸葛亮和陆逊。
刘可为了等他们成长,已经等了好久了。韭菜没有割,让他非常难受。
不过郭嘉还是依旧靠谱,提供了一个人才。
“主公,您看孔融怎么样?”
孔融不仅是前青州刺史,更重要的是他学问很深,还是孔子的后人。由他主持这一届科举,意义很多。
其一,可以为科举造势,孔子后人都认可科举了,孔子肯定也认可,孔子认可的东西,儒家怎么可能不支持?
其二,孔融禅让以后,就一直赋闲在东阳城,刘可赏赐了他一个大宅邸,终日饮酒作诗。让人看到了,还以为刘可孤立他了呢。所以,启用孔融,能够稳定人心。
“好,第三届科举的主考官,就是孔融了。”刘可一锤定音道。
孔融得知这件事后,对刘可感恩戴德。他早就听说过扬州的科举制度了,现在能够主导这样的盛事,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恭喜文举!”祢衡笑道。
“东阳侯用人,真是不拘一格。”孔融赞叹道,他本以为自己要在一个闲职上过一辈子了,没想到还有转机。
“文举,对于扬州的科举,你怎么看?”祢衡问道。
“对于儒家而言,是一件幸事,对于寒门而言,亦然。”孔融道。
这个时代寒门很难出头,藏霸就是出身徐州,就是因为身份的问题,得不到重用,这才落草为寇。
陶谦在的时候,徐州坚定地执行一个理念,那就是重用世家,导致徐州世家非常膨胀。
陶谦的事,不是特例,刘虞也是如此,在幽州收买了世家,才稳住了脚跟。
还有刘表,刚去荆州任职的时候,基本没人鸟他,后来他娶了蔡瑁的妹妹,借助蔡家的权势,获得了荆州世家的支持,这才独霸一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