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残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读但丁,艺术复仇:残雪文学笔记,残雪,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之时,境界也越来越纯。然而“我”究竟为什么会踏上跟随浮吉尔的旅程呢?以“我”显得有些优柔寡断,甚至有些软弱的性情,怎么会产生出如此大的信心和决心呢?文本中已经说过,是出于爱和同情,出于高尚的理念追求。只有美德(爱)可以使人无畏,在美德的感召下,人才可以战胜来自世俗价值观的怀疑,在信念中去追求幸福;生的意志也只有在美德中才得到体现,离开了同情心,人只是行尸走肉。这就是为什么“我”竟能战胜肉体的恐惧,不顾一切地去追求永生的原因。生的意志越强,同情心就越深(即使这种同情以曲折的形式表现也如此)。所以“我”,在通向自由的一层又一层的地狱里,所体验的全是“别人”的苦难,“我”自己却似乎处在相对安全的位置上,正好是这些“别人”(自我的对象化)在协助我完成体内原始之力的转化。一颗博大的心包含的是全人类的悲欢。艺术创造中这种分裂的奇观,需要读者用心体会,才会感到其间的层次。

有了美德之后,便会产生俾德丽采似的无畏。

“既然你想深究这一点,

我要简略地对你讲,”她回答说,

“我为什么不怕来到此地。

凡是具有伤害力的东西,

才是可怕的;其他的就不,

那些东西并不可怕。”

9

俾德丽采这里谈到的“那些东西”,是指人身上泛滥的恶(比如三只猛兽,比如凶恶的幽灵),换句话说也就是指人的原始生命力。人一旦意识到恶,那恶就受到了钳制,并且会在理性的引导下转化为善。代表着最高理性的俾德丽采以善或美德的面貌出现,而真正的善是无所畏惧的,她可以同任何令人胆寒的恶抗衡而不受伤害:“你们的不幸接触不到我;这里熊熊的火焰也烧不到我。”

10

万物之中只有人才具有美德,但这个美德不是用来限制人的自由的,反而是促成人达到真正的自由体验的根本。当人痛斥自己那无意义的世俗生活,将自己逼得无路可走之际,是对美德的向往导致他进行那致命的一跃。在这一跃的瞬间,新天地就出现了,人的生命于是背离恶的轨道,不断以善的形式展现其辉煌,世俗生活也重新获得了丰富的意义。所以说俾德丽采高高在上,是“我”旅程中的福星。“我”则是俾德丽采的实体,她必须从“我”的实实在在的人生体验中汲取她生存的营养,否则她将因苍白而消失。当“我”在昏沉的地狱中进行自我搏斗时,俾德丽采这颗福星的光芒就更为明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嫩嫩的小伙

无良钢化膜厂商把我坑惨了

风过绿海

河家怪俗闻

夏夏

乡村风流傻子神医

仲夏之夜

陆容渊苏卿

在他深情中陨落

咬一口雌君,恋爱脑

谢识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