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北大新青年”网友
残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采访 “北大新青年”网友,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残雪,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余余:看到你的第一部作品是《公牛》,当时觉得挺晦涩,没有看完,后来在《小说界》上看到了你的《阿娥》,给我的震惊很大。阅读时的这种感觉是只有我在梦里有过的。
答: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效果。
凤梨罐头:你的作品在国外得到怎样的评价,与国内评论界有什么不同?
答:国外对纯文学的东西非常重视,非常能够区分什么是真正的纯文学,大概会比国内更重视我的作品的价值。
卡拉瓦乔:请问您对艺术的形式感问题是如何理解的?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您在《解读博尔赫斯》中的一句话就说:“没有比博尔赫斯更具有艺术形式感的作家了。”但我注意到您在分析博尔赫斯作品(包括分析卡夫卡作品)时却完全注重于对作品观念和哲学内涵的阐释。请问这种注重于观念阐释的方法和您所强调的艺术形式感是否矛盾呢?
答:形式感是纯文学的一切,它本身就是精神的一种独特的形态人性的结构都是一样的,但是它所表现的形式可以千姿百态。每一个真正的纯文学艺术家,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将自己最独特的精神形态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清心寡欲:为什么所有的作家都需要别人来读他而不是坦诚相见,告诉别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流马:因为她自己也谈不清楚,尤其女作家,更糊涂。
<h4>正聊:《神曲》、《浮士德》与《城堡》</h4>
张国晨:三部作品在国外的地位怎么样?
答:这三部作品在国外的文学界是王冠上的明珠,所有搞创作的人的必读书。
凤梨罐头:提到残雪,很多人会联想到卡夫卡,在想象力方面,你觉得卡夫卡与你自己真的有某种共通之处吗?
答:是的,在最深的层次上有共同之处,包括其他的作家。就像博尔赫斯说的,所有的书都是同一本书。
麦苗:最深的层次是指什么。
答:指对生命的看法。我和他都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一种幽默。
沉香屑:如果没有卡夫卡,还会有现在的残雪吗?
流马:我不觉得残雪与卡夫卡的关系有多大;我还觉得评论界将你与卡夫卡的联系很多部分是牵强的,其实你与卡夫卡一点也不一样。卡夫卡的冷静和细节的写实是您所没有的;他在用写实的手势来创造荒诞;而您就是荒诞本身。道路太不一样了。
Hatred:殊途同归的。
流马: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