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疯迷的海蜇,荒原纪事,张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h5>1</h5>
在我的印象中,这是界河水位最低的一次。过去在这个季节,河水会把近堤的蒲苇蒙住,只露出很小一片梢头,连水柳都给盖在了波涛下边。浩浩荡荡的河水一下子使河床开阔了许多,往日看到的辫形河流,那些五颜六色的植物,还有高高低低、极不平整的堤下凸起,都被覆盖了。打鱼人也寻到了一个最好的季节,他们吆吆喝喝,在河的中下游奔忙:小船上的人奋力操纵,一次又一次阻止了船体打横——在风浪中横船是很危险的,所以他们总是注意让波涌与船体保持一个十字交叉。各种水鸟也突然多起来,嘈杂的叫声震人耳膜。不时有大鱼在水面上一跃——整个洪汛期的河流就是这样。
而眼下由于上游取水和蓄水越来越多,加上天旱,界河只留下了可怜巴巴的几条小水流,吃力地濡湿了河床当心的一条水道。所以我在下游蹚过界河时,竟然毫不费力。水流只达到膝盖那儿,最深的地方也达不到腰际。界河与芦青河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水流还算清澈,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不敢忘记上游淘金者使用的氰化物。据说有一条牛饮过界河水后就死去了。
临近河口处是一片沼泽,水草稀疏处还可以看到闪闪发亮的水流。这儿的地下水位已经很浅了,所以漫流过来的河水不会渗掉。在那儿行走必须小心翼翼,要绕着一些凸出的沙丘往前穿行。杂树棵子和茂密的水草老要挡住去路。这里还有很多蛇,有一次我差点踩在一条盘得圆圆的蛇上。
这次我想绕开沼泽,沿左岸到达海岸,然后往西寻找那个沙堡岛。如果顺利的话,那么沿着海岸向西走上二十多公里,就可以找到那个最大的沙堡岛了。不过类似的岛子很多,很难弄清到底哪一座才是最大的。我这会儿后悔上次没有画下一个地形图,因为那时可没想过有一天还要返回这里。
在界河以西这片平坦的野地里,我和武早曾经消磨了很多时间。这片海滨地带实际上不是一个开阔的平原,它与河右岸那片海滩只是勉强地联结着:如果从高处俯视,这只是一个镰刀形的沙坝。这道沙坝形成的年代没法考证,不知是先形成了水下沙坝,待一年年海退之后遗留下来的,还是因为其他缘故堆积而成的。我的一位老师一度认为沙坝是冰后期海面上升所淹没的岸外沙堤——后来围绕这个观点发生过很多争执,他从未改变自己的看法。人们发现无潮区的沙坝发育最好,于是对于沙坝的成因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共识:小潮差有利于沙坝的发育,而无潮海岸的沙坝往往发育得最好;其次,绝大多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